网购旅游产品 小心掉进陷阱
一、案情简介
投诉人H女士被某平台直播间的旅游产品吸引,线上客服向其出示了厦门某旅行社的营业执照,在与客服再三确认行程安排后,H女士通过客服提供的收款码支付了400元定金,购买了2024年2月9日到2月13日的厦门旅游产品。9日晚到厦门后,竟无旅行社接待,线上客服也联系不上,H女士认为受到了欺骗,非常不满,当场报警。相关投诉同时也转至文旅主管部门处理。
接到投诉后,厦门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双方了解情况。旅行社认为该事件与其无关,并解释称是接到警方通知才知晓此事,立即派人前去对接沟通,现场交流中得知是网络平台利用其公司资质招徕,定金的收款方是北京的一家旅行社。为了妥善接待好游客,旅行社按照H女士现场提出的线路要求为其作出行程安排,但投诉人表示与平台客服承诺的不符,拒绝参团。
综合双方陈述的情况及提供的证据线索,工作人员对该事件进行梳理并耐心细致进行调解,告知涉事旅行社其资质被网络平台用来招徕游客,是否双方存在业务合作关系,若有合作则其有义务协助投诉人处理问题,如系网络平台伪造其公司资质开展招徕行为,建议报警处理。旅行社承认双方存在业务合作关系,同意协助投诉人联系平台。第二天,旅行社反馈,经协调平台,问题得到解决,网络平台及收取定金的北京某旅行社共同给予游客退款1600元,双方和解。H女士对厦门文旅局工作人员负责、高效的调解工作表达深深的谢意。
二、案件评析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根据《民法典》上述规定,旅行社为招徕、组织旅游者,委托网络平台及所属企业向旅游者提供旅行社营业执照、许可证,并以旅行社名义宣传旅游产品、收取款项,那么游客有理由相信该行为是旅行社所为。上述主体同旅行社之间构成代理关系,因此旅行社应对网络平台、主播客服等主体的宣传内容、承诺、收款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建议提示
对于消费者而言,利用网络平台选择旅游服务产品时,应擦亮双眼,不能一味追求低价或者相信优惠承诺。下单前,务必首先与商家沟通好相关服务细节、退改政策,注意保留商家的承诺信息以作为履约及维权依据。在下单前做好咨询,如果是在直播间咨询,可以打开手机录屏,留言询问具体的服务细节,比如是否包含往返交通,是否纯玩无购物,是否有自费项目,酒店的标准是什么等。如果商家、主播无法正面回答,顾左右而言其他,那么最好停止下单,如已经下单预定的,可以直接在平台上申请退单。此外,如果相关宣传主体从一个平台引流至另一个平台交易,那么该行为应引起消费者足够的警惕,如果脱离平台交易保护机制且无法明确交易对象,应果断取消预定。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心)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zwgk/wlyw/scglyw/202403/t20240321_641800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