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已提取文物928件套 部分珍贵文物将于国庆节前展出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考古调查队历时一年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考古调查,已提取出水文物928件(套),部分珍贵文物将于国庆节前展出。
这是从沉船遗址提取出的部分文物
文物工作者使用深潜设备对水下文物进行提取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调查探明了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获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沉船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确了沉船时代和保存现状,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订和总结了多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其中,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丙寅年造”等。二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加强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协作,践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共识,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后续的考古、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更好地揭示中华文明海洋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贡献中国案例。
观众何时可以一睹这些出水文物的风采?6月13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珍贵文物将于今年“十一”国庆节前展出。
辛礼学介绍,当前考古队正在进行清理、保护、修复和测量、登记、整理等工作,待部分文物具备展出条件后将进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展厅,跟公众见面,时间预计在今年“十一”前。
原标题: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已提取文物928件套
部分珍贵文物将于国庆节前展出
记者:刘晓惠、黄媛艳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编辑: 林湃)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406/t20240614_36799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