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保护修复好11株古树名木
时间:2024-08-16
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日前,武清区启动一级古树名木保护修复项目,对全区11株处于濒危、严重病害状态的古树名木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自然与文化遗产。武清区拥有18株一级古树名木,分布于大良、高村等11个镇内,由于古树树龄已高,受病害、机械创伤等负面因素影响较深,部分古树目前长势衰弱甚至濒危。
武清区林业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古树分布、生长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一树一策”保护修复方案,同时组建专业工作队伍,遵循“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科学修复”的原则,采取安全防护、树体保护、生长环境改善、有害生物防治等综合性措施,切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大良镇后营村两株“银杏王”是武清区古树之首,树高23米,树龄816年,是本次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武清区林业部门与属地镇街及区文旅部门充分对接,考虑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将古树保护修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以更换仿古支撑、修剪树形、清理枯死树枝等方式进行修复。位于高村镇台头新苑社区新华联世家小区南侧的国槐,始种植于明代嘉靖年间,树龄512年,树干中空并存在多处侧洞,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和树体安全。武清区林业部门对其周围18平方米土壤进行改良,通过开展树体防腐、树体软拉纤、树冠整理以及有害生物防治,目前此株国槐已重归茂盛。
据了解,目前武清区已完成8株古树修复工作,预计9月底,对11株一级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全部完成。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408/t20240815_66991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爱达邮轮发布2025航线部署计划 爱达邮轮发布2025航线部署计划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