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
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在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蓟州区用好用活文化资源,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的工作举措。
蓟州区委书记贺亦农在发布会上介绍,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方面,蓟州区重点做到摸清文物底数、抓好文物保护、推动活化利用。2024年,蓟州区将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街”,持续提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渔阳古街品质,包括投资2900万元的独乐寺数字博物馆;打造“一园”,投资5000万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保护展示园一期工程;办好“一展”,依托平津战役司令部旧址,办好平津战役精品展;推出“一剧”,进一步打造《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编撰“一书”,出版《诗词中的蓟州》《典故中的蓟州》《青史中的蓟州》等系列丛书。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蓟州区打好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两个品牌”,讲好蓟州革命故事。现已初步形成以“两馆七点位”为核心的蓟州红色教育体系,打造了《一封未发出的鸡毛信》等一批精品课堂。着力打造的5条红色主题精品线路深受游客欢迎,其中“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今年以来,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10.8万人次,同比增长70.4%。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蓟州区坚持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区“一号亮点”。通过启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投资4.9亿元建设26个精品文旅项目,其中投资1.4亿元的潮玩谷、投资4000万元的“津门天路”已运营。今年上半年,蓟州区接待游客1287万人次、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26.2%和12.3%。
在文化惠民方面,蓟州区围绕新时代群众需求硬件建设和文化服务“两手抓”。今年以来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1个体育公园,更新和新建67处健身园、运动场等设施,目前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位居全市前列。通过实施送文艺下乡系列活动,全年送戏下乡208场,送电影下乡1.1万场,4个村的“村晚”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同时,蓟州区还推动渔阳酿酒等非遗产品进农家,让游客在住美宿、赏美景、尝美食、品美酒的同时读美文、结美缘、享美感。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409/t20240925_67385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