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非”同一般!“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暑期非遗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时间:2024-09-27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暑期的精神文化生活,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2024年福建非遗暑期系列活动顺利举办。本次系列活动包含福建非遗少儿夏令营、暑期非遗公益微培训、“我是非遗小小宣传员”小小讲解员暑期集训志愿服务活动、“非遗夜校”之夏季成人公益培训、非遗展演等,旨在增强文化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广大儿童、青少年、成人群体中撒播非遗火种,引导各群体自觉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营造“非遗保护人人参与,非遗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一、暑期非遗公益微培训

  在为期两个月的非遗暑期公益微培训活动中,福建非遗博览苑开展了包括软木画、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油纸伞、武夷竹编、闽派传统旗袍手工刺绣、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蟳埔女服饰及头饰体验课、厦门翔安拍胸舞、惠安石雕(影雕)九项非遗项目培训课程,共计80余位小学员参加了活动。活动以“理论讲解+实践体验”的形式,设计适合学员年龄段的非遗培训活动。培训由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知识,指导学员“零距离”了解、学习非遗,体验非遗技艺。

  

  精致立体、细节丰富的软木画

  培训虽“微”,意义深远。小学员们亲身体验各种非遗项目,更好地展现非遗中所包含的民族智慧及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在学习中了解,在认知中传扬,持续推进非遗的文化传承。

  二、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8月26日下午,“筑梦少年 志传薪火”——非遗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活动在博览苑内正式启幕,10位对非遗传承满怀热情的小学员,在短短的5天时间内,与往届小讲解员们一起,认真观摩学习,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福建非遗的丰富知识。通过以老带新、以优促优的“小师傅带小徒弟”小小讲解员互助培养模式,有效缩短了新学员的成长周期,通过不断学习和参与非遗活动,提升精神素养,传播中国声音,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成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一代青少年。

  

  “小师傅带小徒弟”小小讲解员互助培养

  与此同时,福建非遗小小宣传员线上宣讲系列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4名小小讲解员围绕“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展览展开叙述,通过线上视频宣讲,从文学、建筑、家国情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多个角度呈现这位伟大的福州女儿的多彩人生。小小的声音,也能传播大大的能量。

  三、“非遗夜生活”新模式

  非遗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关注。今年,福建非遗博览苑首次开展了“非遗夜校”之树叶吹奏、咏春拳培训成人公益培训,由非遗传承人开展为期1个月的非遗课堂培训,通过现场讲述非遗知识,指导成人体验非遗技艺,持续性了解和学习非遗,让成人在生活、工作之余学习非遗技艺,满足不同群体对非遗的了解和学习,提升成人的自我追求和自我提升,有效带动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发展。

  

  树叶吹奏夜校

  四、非遗常态化展演

  这个夏天,福建非遗博览苑依托于八闽大地丰富的非遗资源,共开办34场非遗展演活动,展演内容包括南音、闽剧、京剧、伬唱等游客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在周末延时开放期间,开展非遗达人秀展演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以非遗助力夜色经济,让游客度过一个个“非遗奇妙夜”;在端午、建党节、七夕等节庆期间,结合节日特点,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富有特色的非遗展演项目,以非遗为媒,让游客沉浸体验节日氛围,品味非遗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节日·七夕”——七夕主题闽剧展演

  (厅非遗处,福建省艺术馆)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409/t20240923_65274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