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哪些措施?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李枫介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作出了总体安排,推动将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规划》围绕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支持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配置资源,专门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章节,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规划举措。
在城市功能上,充分发挥天津特点优势,唱好京津“双城记”。立足天津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强化与北京的功能互补,加强京津雄空间联动,加快重点功能承接平台提质增效,全力承接和发展更多符合天津市功能定位的非首都功能,支撑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发挥天津国际物流枢纽优势条件,促进商、文、旅、展融合发展,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在产业布局上,推动京津冀相向发力,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沿京津发展轴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空间,建设京津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沿线科技园区、功能区、产业平台统筹联动、辐射带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廊道。加强与北京科技教育和研发等方面合作,突出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在交通和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上,促进区域设施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立足天津海陆交汇优势,贯通面向内陆地区的交通通道,推动物流产业链向内陆延伸,提升交通运输能级,协同北京、天津共建国家铁路枢纽、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发挥天津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海上门户枢纽作用,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拓展陆海双向国际运输通道,提升京津冀对外开放水平。承接北京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在安全保障上,突出重点领域合作,促进区域安全共保共守。整体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共同保护与治理潮白新河、北运河—南运河、永定河—永定新河、大清河—独流减河等4条生态河流;严格保护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4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建立区域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和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统筹子牙河、南运河、永定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等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优化蓄滞洪区布局,统筹减灾防灾救灾设施配置,共同维护海河流域安全。
在空间治理上,加强重点跨区跨界地区协同,提升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对通州—武清—廊坊地区、通州—宝坻—唐山地区、静海—沧州—廊坊地区、宁河—唐山地区、平谷—蓟州—三河兴隆地区5个重点跨界地区从生态、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空间等方面提出空间统筹重点,并形成差异化空间协同治理指引。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随着《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szyw/202410/t20241004_67454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2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3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4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5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6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7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8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9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10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1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