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10月2日,位于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厅,游客马潇潇戴上VR眼镜,一秒“穿越”到深海。
日前,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吸引观众驻足观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哇!太真实了!”她抬起头,只见视野中掠过一头鲸的身影,向脚下望去,是一大片散落的瓷器,既有素雅的青花瓷,也有色彩斑斓的珐华器。瓷器上覆盖着一层泥沙,海草丛生,螃蟹穿梭其间。虚拟世界里,她所处的“位置”,正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现场。
“可以伸手抓取一件你喜欢的瓷器。”一旁的工作人员提醒道。马潇潇惊喜不已,她伸出双手,VR眼镜里也实时出现一双虚拟的手,一比一还原她的手势。马潇潇看中一只蓝色的珐华器,她弯下腰,双手捧起瓷器,“这就是‘海底捞’的感觉!”放下蓝色的珐华器,马潇潇又看到一只象形执壶,她再次“捞”起执壶,直呼“太好玩了!想把它带回家!”
摘下VR眼镜后,马潇潇回到了现实世界,“体验感非常强,我没想到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展览。”
马潇潇是来自西安的游客,国庆假期她特地来琼海看此次展览。她告诉记者,“我之前就知道南海发现了两艘古代沉船,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这个假期来海南正好赶上展览开幕,我们十分幸运。”
深入探索展览,马潇潇的视线被展柜内的一件瑰宝吸引,那正是她刚刚在虚拟的奇幻之旅中,亲手“捞起”的蓝色珐华器,名为“珐华孔雀绿釉莲池纹梅瓶”,是明代匠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透过玻璃柜,马潇潇凝视着它:尽管沉眠海底数百年之久,其色泽依旧鲜亮,蓝釉如深海般幽邃而迷人,通透中又带着一分神秘;瓶身上,莲花图案栩栩如生,花瓣洁白胜雪,又巧妙地点缀着层层渐变的金黄;瓶顶的花纹更是匠心独运,一笔一画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非凡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这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马潇潇站在展柜前,久久不愿离去。
展厅内游人众多,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珐华贴金镂空应龙云海纹梅瓶、珐华绿釉狮子花卉纹大罐……一件件奇珍异宝大放光彩,吸引着大家驻足观赏。据介绍,开展以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通过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等方式,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备受各方关注,国庆假期前两天已吸引上万人参观。
这次观展,马潇潇足足逛了一个多小时。对于她这样的文博爱好者来说,这次展览“含金量”十足。而在文创展区,马潇潇再次“邂逅”了那件蓝色的珐华器——这次它是冰箱贴,是抱枕,是玩偶挂件,是项链,是折页本……马潇潇再一次为它驻足,“这下,我终于可以把你带回家啦!”
原标题: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穿越时空,探秘深蓝寻宝藏
记者:刘晓惠
(编辑: 韩建畴)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zwdt/202410/t20241003_37420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