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记忆 共庆祖国华诞——省博物馆2024年度国庆人数再创同期新高
2024年国庆假日期间,省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参观热潮,各个展厅内人气爆棚,观众如潮,先后接待观众40984人次,日均接待5854人次,单日最高观众数量达8331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2万人次,增幅达113%,创下国庆假期接待人数新高。来自各地的游客聚集于此,共同感受青海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蕴和多彩魅力。
通过数据分析,国庆期间省外游客占比明显上升,主要以甘肃、陕西等地游客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9岁以下的青少年和青年观众占总人数的23%,仍然是“博物馆热”的主力军,展现出博物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也突出体现了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游基地的阵地作用,更加凸显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国庆期间,省博物馆在提升优化完善国庆期间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策划了“我与祖国同庆生——制作国庆主题挂饰”“古器探秘:走近鼎鬲甑鬶盉”和“人间最美是清秋,制作寒露五谷画”3场次主题社教及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参观。10月1日至5日,省博物馆推出了国庆免费讲解专场,通过免费讲解、科普宣讲、研学体验等环节,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营造了浓厚的节庆假日氛围。
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开展的“人间最美是清秋——制作寒露五谷画”活动依然吸引了15组亲子家庭参与,从喇家遗址出土的第一碗面条到“五谷”的具体内涵,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到寒露“摘棉花”的习俗,参与者在此次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历史考古和节气文化知识,更体验了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度过了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正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休闲、游玩的首选目的地。“文博热”现象,传递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未来,省博物馆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多元的方式,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更多精品展览和社教活动,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233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