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保护区成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10月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干事格蕾泰尔·艾吉拉博士致信,祝贺梵净山保护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IUCN绿色名录证书。绿色名录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为了促进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而制定的一项全球计划。它围绕着“良好治理、详实设计和规划、有效管理和保护成效”四大核心制定了系统的指导标准,是衡量保护地管理状况的全球标准。梵净山保护区成功列入IUCN绿色名录,标志着其保护成效获得国际认可,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示范作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向世界公布2024年新列入IUCN绿色名录的自然保护地名单。
最新绿色名录标准四大核心和指标。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公园创建区。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面积775平方公里,是武陵山脉主峰,是我国华南地区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梵净山拥有典型完整的中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有野生动植物7925种,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世界裸子植物物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分布地之一,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全球唯一分布地,集中展现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2024年7月15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霞光红云景观。李鹤 摄
2024年7月15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日出景观。李鹤 摄
2024年7月15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霞光红云景观。李鹤 摄
近年来,铜仁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梵净山生态环境,坚决当好梵净山生态卫士,建立了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体制,在保护法规体系建设、保护规划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旗舰物种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共建共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保护成效。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原则,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实现了梵净山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2023年11月1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阅阅”。李鹤 摄
2024年8月27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李鹤 摄
2024年8月27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李鹤 摄
2024年10月10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梵净山冷杉。李鹤 摄
2024年10月10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引回原生地的人工繁育梵净山冷杉幼苗。李鹤 摄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410/t20241015_859404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