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戏剧编导领域迎来“新鲜血液”
11月8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青年东路的一处院落内,白纱绕墙,野餐椅整齐摆放,临时安置的射灯配合具有年代感的爵士乐,让院落变身沉浸式戏剧空间。当晚上演的实验戏剧《如梦令》由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精英人才“戏剧编导”培训班的学员、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部分业务人员共同创作。
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精英人才“戏剧编导”培训班(简称“戏剧编导班”)于10月22日开班,在近3周时间里,采用“实践教学+课堂授课+结业汇报”的方式开展,主要内容是引导创作者读剧、改剧、排剧。
“策划培训班的初衷,是让省内青年编剧导演接触新的戏剧创作理念,开阔眼界,尝试新的戏剧手法。”培训班总负责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娟说,“当时想,无论成功与否,突破舞台边界、找寻戏剧多样性,对于
业者都是有意义的。”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李赛,今年38岁。她表示,参加戏剧编导班的最大收获是拓展了创作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从理论课到实践课,同学之间相互支撑,一起推敲剧本,这种感觉是在书本上学不到。
此前多年,李赛从事儿童剧写作,并有所成就。
“我一直在思考儿童剧如何贴近孩子的兴趣点,能深入浅出地让他们产生共鸣,总担心剧本过于简单,显得浅薄。”李赛说,通过参加戏剧编导班,她深刻认识到戏剧的力量在于“真诚的情感表达”,尤其是为孩子创作,编剧的视角应当更加放得开,情感表达需要更加直接。
近期,李赛已经找到新的创作方向——家庭戏剧。她希望写一部剧,让父母和孩子在剧场找到各自的角色,实现教育性跟趣味性的平衡,让每位观众“看见自己”。
有收获的不仅是李赛。来自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的编剧、导演任卫强表示,参加戏剧编导班让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需要达到观念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
任卫强今年39岁,曾经对如何用京剧讲好现代故事、如何平衡剧本的文学性与舞台性感到困惑,也曾在实践中遇到京剧程式不好表现当下生活的难题。
“授课老师通过自身经验,为我提供了宝贵解答。”任卫强告诉记者,他将用好戏剧编导班的所学,力争将相关经验运用到未来的现实题材创作中。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宋惠玲,也是戏剧编导班结业演出《如梦令》的导演。“不足40分钟的演出,讲述了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女性人物的情感故事。从培训的意义上看,《如梦令》通过沉浸式演出,想传达出学员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性。”宋惠玲说,文艺作品最终要接受观众的检阅。重视观众的反馈,是创作人员尤其是年轻编导需要牢记的理念。
戏剧编导班的组织形式,也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戏剧编导班授课教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中心编剧徐珺蕊认为,不同剧种、不同专业的青年人才汇聚到一起,是行业交流融合的一次机会,为戏剧事业发展输送着“新鲜血液”。
“戏剧编导班的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创作二室主任高原,全程参与戏剧编导班的组织。他认为,戏剧艺术发展需要创新,戏剧编导班学员策划推出的《如梦令》是培训之后的创新成果。近3周的培训让学员意识到戏剧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从业者应当考虑如何进一步接近当代观众。(苏锐)
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精英人才“戏剧编导”培训班的学员一起“侃戏”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sd/202411/t20241112_95619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