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加速迈进
时间:2024-11-12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川渝山水相连、文化相亲,石窟文化一脉相承。川渝地区石窟寺文物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晚期石窟寺的代表与集大成者,开创了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高峰,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
共同携手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川渝两地加快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过去四年多来,川渝两地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寺遗址公园建设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这也是石窟寺国家遗址试点建设的首个片区。
乐山大佛
据悉,今年8月,《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重庆大足区正式通过来自全国的专家评审,川渝共建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加速向前迈进。根据《规划》,将对川渝两地进行一体化的布局,通过对川渝两地的石窟寺资源进行评估,遴选出吸引力、带动力强的石窟寺作为核心园区,结合石窟寺点位分散、依托于自然环境地貌的特点,设置“文化景点”“微景观”两类展示节点,核心园区和点位之间将通过蜀道、嘉陵江等历史上石窟寺的传播线路进行串联。
安岳紫竹观音
近年来,石窟旅游持续火热,在AR、VR等数字技术赋能下,有了更加多元呈现方式。《规划》还提出,将引入研学旅游、文创产业和乡村振兴作为公园未来一大运营方向,设置一批研学基地,推出石窟寺研学的产品、游线以及建立文创园区、促进文化IP开发、扩展石窟主题创意产品等,让石窟文化“活”起来。同时,发展一批乡村石窟寺文旅融合示范村,助力乡村遗产酒店、农文旅、户外旅游等乡村业态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4/11/12/8dce07a67b2a4a97ac5c83d04dcde33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遍布熊猫元素,车厢造型的外形设计全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今日投用 遍布熊猫元素,车厢造型的外形设计全国...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