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 “粮田”变“良田” “寸土”生“寸金”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寂静的野牛湖,随着农机的开垦声,一片片农田翻耕起垄,一袋袋时令蔬菜下种入地,使桑植县竹叶坪乡金龙村田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再次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
为了有效增加村民农田亩均收入,改良土壤土质肥力,实现土地增产增收,在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及时组织指导烟叶和水稻种植后,金龙村继续探索农田轮作复种樱桃萝卜、花叶萝卜和早熟油菜等蔬菜作物。在桑植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和政策支持下,将野牛湖打造成为桑植县出口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对接第三方企业,帮助完成产供销一体化,让村民们种得放心、挣得舒心。
“野牛湖原来是分布不均的小块田地,在县农业农村部门与乡村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和引领下,这片田地被集中流转后进行统一提质改造,规划成利于智能化、集约化、规模化的300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产业在翻耕、起垄、播种等工序普遍提高农机使用率和覆盖率,亩均人工成本降低200元以上,亩均收入能够达8000元以上。”竹叶坪乡金龙村蔬菜种植大户唐先军介绍道。
近年来,金龙村结合高标准农田适宜规模化流转、科技化种植、产业化增效的耕地资源,通过平整土地、硬化沟渠,先后新建1.4公里产业机耕道和1座生产便桥,让原本分散的“闲田”变成标准田,助力农田建设标准“高”起来,有效保障产业扩规、扩面、扩产,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位。
“通过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锚定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建设标准,将野牛湖打造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的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使粮田耕基稳产业丰,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粮田’变‘良田’,让‘寸土’生‘寸金’,焕发出乡村振兴新生机。”湖南中烟驻金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盛毅铿锵有力地说。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11/t20241125_335098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