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亮相内蒙古 拉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分会场大幕
时间:2019-08-27
来源:
作者:
8月1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在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期间揭幕。来自上海歌舞团的艺术家们献演了刚刚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斩获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歌舞团精心打造的中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长衫旗袍、声光电影,恍然间把人们带回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那个暗流涌动的上海滩。优美灵动的舞蹈,扣人心弦的剧情,这部舞台上的大片紧紧抓住了现场观众的心。
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约定,自2018年起连续3年,在每年8月的草原文化节期间举办内蒙古分会场,上海方面将输送国内外优秀剧目、展览等内容推荐目录,不断丰富内蒙古拓展中外优秀演展节目来源,以此提升演展节目的艺术结构,从而满足内蒙古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
内蒙古分会场的设立,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在长三角以外地区设立分会场,也是第一个在北方地区设立的分会场。今年是国际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举办的第二年。内蒙古分会场秉承国际艺术节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不断为内蒙古人民群众输送艺术节优质的舞台精品力作,展示更多优秀演艺作品,提升民众艺术素养。有效促进上海与内蒙古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互鉴,实现双方文化资源共享、文化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实现文化惠民的共同目标。
除了开幕演出之外,上海民族乐团的多媒体音乐会《栀子花开了》也在8月13日提前参与到内蒙古分会场的演出中,为草原带去了清新与朝气。《栀子花开了》将音乐、绘画、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领域跨界融合,细细诉说一个关于青春与爱的故事。展现了民族音乐的青春气息和时尚质感,呈现出了当代海派文化的底蕴与民族音乐的崭新面貌。
去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内蒙古成功举办的第一届分会场活动,让海派文化与草原文化和谐共鸣,获得了牧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今年是内蒙古分会场举办的第二年,两部优秀剧目在内蒙古的演出,充分利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大大丰富内蒙古自治区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关人士表示,沪蒙两地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地民众期待双方共同以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为契机,构筑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加强两地艺术家和演艺剧目的深入合作。
据了解,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8日至11月17日在沪举办,届时将有优秀内蒙古剧目来沪演出。
上一篇:百件“中国好手艺”亮相中国美术馆 百件“中国好手艺”亮相中国美术馆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