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山西是非遗资源大省,丰富多彩的非遗是山西的一张亮丽名片。近日,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评选结果揭晓,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报送的“非遗与青年”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位列其中。
青年是推动非遗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现代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非遗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来到公众的眼前,引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了解并爱上非遗,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我省正不断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激活其创新创造基因,在“非遗+旅游”“非遗+品牌”“非遗+教育”“非遗+乡村振兴”等方面综合发力。晋派砖雕、推光漆器等成为热门话题,非遗市集、非遗购物节成为我省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各地掀起热潮,青年力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遗要实现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离不开青年;非遗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也离不开青年。
非遗传承发展的关键是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教育和培养青年传承人。非遗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许多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依靠家族式“传帮带”和师徒间“老带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其传承过程往往需要潜心钻研与学习,这需要青年具备持之以恒、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近日,《山西非遗蓝皮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对我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情况作了专题调研报告,为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传承人体系,加强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提供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和体系建设,加强青少年传承人的培养,激励更多青年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队伍,完善非遗传承人激励保障机制。
鼓励和支持更多青年参与到非遗传承发展当中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要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非遗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非遗科普工作,让更多青年接触并了解非遗,为非遗传承发展夯实后备力量。充分挖掘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的青年力量,把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非遗传统与现代要素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新媒体平台,创新非遗展示方式,探索“非遗+”新形式和新内容,擦亮山西非遗名片。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激发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更好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411/t20241122_96955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