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里有好戏看!非遗黔剧让“景”上更添花
戏在景里,景存戏中!11月15至17日,“2024多彩贵州景区(街区)驻场文艺演出”贵州省黔剧院专场,为来安顺龙宫景区旅游“打卡”的游客秀“绝活”,展现非遗戏曲的文化魅力,优化游客的文旅体验。
“2024多彩贵州景区(街区)驻场文艺演出”走进龙宫景区
“针对不同场景的受众,我们建立了剧目库,每一个节目都是经过院团反复挑选,精心编排的。”贵州省黔剧院副院长陈林告诉记者,在进景区的节目设计上,既有经典黔剧《天渠》选段,非遗变脸等经典节目,还有相声《就是不一样》、杂技《力量》、魔术《魔幻世界》,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幸福中国一起走》《追梦圆舞曲》等节目,实现景中有戏、戏中有景,还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欣赏到优秀的文艺节目。
杂技演员秀绝活
戏曲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艺术,也展现出全民参与的独特魅力。演出中,演员们轮番登台,近距离展示“绝活”,带来黔剧选段、相声、魔术、杂技等节目,扎实的演唱功底和娴熟的表演技巧,让游客看的入迷,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感受黔剧非遗文化和自然风景结合的同时,展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独特魅力。
非遗变脸“圈粉”无数
文艺演出带来的人气,激发了景区新的消费活力。“游客能在景区多驻足停留一下,顺带买纪念品、特产,提升了景区的可看性、可玩性。”龙宫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戏曲进景区带来的参与热情,促进景区变“流量”为“销量”,也成为培育景区消费新增长点的一个方式。
“好看、好听、好玩!”河南游客朱女士第一次在旅游休闲中“遇见文化”,“我是第一次听黔剧,这让我对贵州文化特色又有了更多的了解,想去天渠的故事发生地遵义看看,开启在贵州的深度游体验。”
送戏进景区
作为贵州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从专业剧场到进社区、乡村、景区、街区,贵州省黔剧院沿着“进景区、街区”这一方式,不断探索戏曲发展和传播的新途径。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剧院先后在黎平、黄平、桐梓、花溪、贵阳等地进行100多场演出,让“好戏经常看”,不断探索文艺精品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
“2024多彩贵州景区(街区)驻场文艺演出”黔剧院专场
接下来,贵州省黔剧院将继续把剧目引入不同景区、街区,送文化下基层,以“送戏+”旅游推介、“送戏+”节庆活动等形式积极推动文化进景区、街区、乡村,打造可感知、能触及、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场景。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411/t20241120_861103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