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 祁阳:闲置大棚再利用 种植蔬菜喜丰收
眼下,在祁阳市龚家坪镇,当地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种植的蔬菜作物喜获丰收,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让闲置大棚变“闲”为宝再“生金”。
在草塘村后强家庭农场的育秧大棚里,放眼望去,辣椒、茄子挂满枝头硕果累累,甚是喜人,农场负责人谢后强和家人正在忙着采摘,大棚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994年出生的谢后强早些年在外务工返乡后,跟着“种田能手”的父亲学习种植水稻,随着家里承包的农田扩大到1200亩,便投资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立体连栋温室育秧大棚,待到晚稻移栽后,看着“苗去棚空”的场景,谢后强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在家也种了几年田,大棚是今年三月份建设,我育完晚稻秧,大概后面有八个月的空置,感觉太浪费了,我就想把大棚利用起来,然后种点蔬菜这些,增加自己的收入成本。”谢后强说道。
有了种菜的念头,谢后强立即付诸行动,进行蔬菜种植学习培训,镇里也派来技术人员提供选苗、施肥等服务,巧打农业生产时间差,在大棚种植辣椒、茄子等蔬菜,并将大棚内的滴灌、保温等设施进行充分利用,让大棚全年种植效益最大化。如今,谢后强家里晚稻丰收的同时,闲置育秧大棚种植的蔬菜也已经收获了好几茬。
谢后强告诉笔者,从晚稻育秧八月份结束到明年早稻育秧开始,中间八个月,大棚种植蔬菜亩产5000到6000斤,可增加收入10万余元。
目前,龚家坪镇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通过引导种植户开展水稻育秧、瓜果蔬菜轮作等多样化种植模式,提高农业设施和土地的利用率,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让大棚效益再次“升温”。
龚家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贺少波表示,今年,龚家坪镇积极引导种植主体对育秧设施开展综合利用,宣传相关补贴政策,同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发展订单种植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种植风险,确保一棚多用,一棚多收,有效地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11/t20241126_335111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