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南开大学
12月3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南开大学图书馆顺利举行,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召颖、天津图书馆副馆长刘铁等出席活动,我市各区图书馆代表、各古籍保护单位代表及师生代表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召颖主持
首先天津图书馆副馆长刘铁对“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进行了介绍。刘铁副馆长指出,天津地区古籍保护工作要坚持统筹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部署,确保古籍工作协调衔接、一体推进。他特别强调,天津图书馆与天津地区各高校、各区图书馆在古籍书目普查、管理制度建设、人才交流培养、古籍修复传承等方面要积极联动、协调共建。
天津图书馆副馆长刘铁对“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进行介绍
活动邀请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张志清以“古籍保护与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为题进行讲座。张志清副馆长以4部珍贵古籍和其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听众感受古籍之美。随后向听众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古籍保护成果和未来发展,最后重点讲述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要点和今年古籍智慧化平台、资源建设的重点,以及标准化工作。张志清副馆长的讲座引经据典、立意深远,不仅提高了广大古籍保护从业者的古籍保护意识,同时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古籍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古籍的兴趣与热爱,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古籍保护事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进行讲座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部署要求的全国性活动。活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导,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和高校结合本地区专家资源,组织开展嵌入式古籍保护课程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推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天津图书馆将切实担负起使命任务,与天津市古籍保护相关单位、天津市各高校携手,共同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412/t20241206_67996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