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云”赋能美术典藏资源智联共享惠民——馆藏数据“跑起来” 用户共享“面对面”
指尖滑动,即可浏览馆内藏品;页面放大,作品的细节便一览无余……今年10月,由浙江美术馆牵头开发的“悦藏·美术馆藏品公众平台”正式发布。用户登录后,可浏览馆藏数字资源。“悦藏”小程序与“藏品云”项目相链接,会定时自动抓取“藏品云”项目数据进行展示。
这是浙江美术馆探索“藏品云”项目赋能公共服务的最新成果。近日,浙江美术馆的“‘藏品云’赋能美术典藏资源智联共享惠民”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该项目集美术典藏资源数字化采集、录入、聚合、管理、查询、共享、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真正把库房搬到了电脑上、手机上。
西子湖畔、湖山之间的浙江美术馆早在2004年筹建期间就启动藏品征集工作。20年来,浙江美术馆以接受捐赠为主,实施了数百个藏品征集项目,从“零藏品”到如今的3.2万余件,硕果累累。
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展美术馆公共美育功能,促进美术藏品资源活化利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浙江美术馆积极推进全省美术馆共同体建设,搭建全国首个跨省通用的美术藏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典藏大脑”)、美术馆藏品数字资源监测应用(“数字驾驶舱”),助力解决基层美术馆典藏资源“数据孤岛”困境,以及盘库技术方法落后、藏品数字化率低、典藏资源社会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在浙江美术馆相关负责人看来,“藏品云”的成熟使用,促进了美术馆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典藏数字化为引擎,让“跑数据”代替“跑库房”,“电子账”代替“手工账”,重构了业务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和准确率,带动策展、研究、传播等业务向现代化美术馆转型;提升了属地管理部门对美术馆典藏监管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便于全面了解美术资源的总量、分布、优势、层次等。
“此举推动了藏品共享互补,促进了馆际合作与交流,解决了基层美术馆藏品缺乏的问题,改变了基层美术馆因藏品短缺难以举办活动等状况,促进了地区间美术资源的平衡,推动了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浙江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说,各美术馆通过整合共享典藏资源,举办了“红船女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特展”“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等广受好评的展览。
今年6月,浙江美术馆组建对口支援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从浙江杭州赶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浙江美术馆将自主研发的“典藏大脑”数字平台分享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化馆,对该馆的馆藏美术作品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共享,并就藏品管理规范、藏品信息化采集规范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分享,为两地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和文创产业发展合作等工作提供便利,推动美术馆事业共同发展。
2022年至2023年,浙江美术馆赴疆支援小分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8个美术馆,开展送展览和“数字美术馆”建设对口支援行动。2023年,支援小分队又前往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对口支援行动。这些对口支援行动均受到群众和美术馆的欢迎。
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浙江美术馆“藏品云”项目以“典藏大脑”“数字驾驶舱”等构建起跨省份的美术藏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美术典藏资源智联共享惠民,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如今,浙江省内32家美术馆以及新疆、四川、青海、贵州、湖南、安徽的14家美术馆共46家美术馆入驻平台,4万余件(组)藏品实现“云上见”。(周传人 郑芷奕)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zj/202412/t20241227_95745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