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南二里头、殷墟有重大发现
今天(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珍贵研究资料。
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
画重点:首次完整揭露出十字路口区域四个分区围墙并立的布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地处洛阳盆地中部、古伊洛河北岸台地上,遗址中心区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主体遗存年代距今约3750—3520年,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中部新发现17号建筑基址,位于以往发现的1号宫殿与5号建筑基址之间。目前已发掘17号建筑基址包括南、北两组排房式建筑,均修建于夯土台基之上,其中北侧排房式建筑结构较为清晰,面阔5间、进深1间,东西宽度超过40米,面积约310平方米,初步判断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
宫殿区西、南两侧道路“十”字交叉,将该区域分为宫殿区、宫西一区、手工业区、工西一区四个分区,继前三个分区陆续沿路发现围墙之后,2024年在“工西一区”发现了该区围墙东北角,墙体残存最宽处约2米,首次完整揭露出十字路口区域四个分区围墙并立的布局,将有力推动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形成及发展过程、各分区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等重要问题的探索。
古城村遗址位于二里头遗址北侧的洛河北岸,目前已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3条壕沟和1道夯土墙,其中G2、G3、夯土墙大致平行,且与二里头遗址主干道路、墙垣、夯土建筑等主体遗存的方向一致,在东、北方向对二里头遗址形成围合之势,专家推测它们很有可能是二里头都邑外围的壕沟和城墙,为探索二里头都邑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画重点:“大邑商”都城发现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格局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洹河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结合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洹河北岸地区初现大邑商都城的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格局,发现有多条道路和路沟,在武官东地考古发掘确认一条纵向干道L3的路沟长1.6千米,路面上有密集的车辙痕迹,每组间距为1.2米,这是已发现的两端明确、长度最长的大邑商城市干道。路沟的宽度超过15米,最宽处近30米,是已发现的最宽的干道路沟。
在王陵区西围沟内探出大型墓葬2座,其中一座带一条墓道;钻探确认王陵区一带西周早期遗址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西周早期聚落。在商王陵区西围沟东面发掘祭祀坑48座,祭祀坑分大、中、小三类,以大型为主,通过发掘确认可分为6排,多殉葬马,此外还有人、牛、狗、猪、象、鸟等。
近年来在殷墟洹河北岸地区探明并确认纵横交织的干道网络以及沟渠,初步揭示大邑商洹河北岸地区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是商代都城考古研究的重要突破。
责任编辑:张丛博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12-26/31040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