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近日,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牌颁证,江西共有2个集体、5名个人荣膺殊荣。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率江西部分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会议。
近年来,江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牌仪式
系统性保护成效显著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实现了“零的突破”。春节申遗成功,进一步增添了江西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数量。2024年,江西省24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4家企业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同时,非遗保护法治化水平提升。《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获批准,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展示
整体性保护扎实推进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获省政府批复并由景德镇市政府印发实施。同时,推动保护区建设融入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建设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一体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协同实施,非遗保护传承与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协调推进。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非遗传播注入新活力
大力推动“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相继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江西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活动周、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暨赴对口援疆阿克陶县开展系列非遗展示交流等活动。2025年春节期间,江西非遗生活馆将于省美术馆开馆。联合央视总台拍摄《非遗里的中国·江西篇》《非遗好物》《2025非遗晚会》。已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江西篇》,获全网曝光人次8.01亿、热门话题阅读量2.03亿。

《非遗里的中国·江西篇》龙虎山录制现场
会上,婺源县非遗中心作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进行典型发言,其经验做法得到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孙业礼的充分肯定,并在中国文化报上刊发。作为全国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区立足“最美乡村”资源优势,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性保护理念,抓住保护文化生态空间、优化活态传承平台、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将“非遗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