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不再难,法律撑起“保护伞”

时间:2025-08-01 来源:旅游内参编辑部 作者:

咱们身边藏着不少宝贝 —— 剪的窗花、巷口老艺人捏的面人、逢年过节唱的地方戏,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带着老祖宗的手艺和故事,是咱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可这些老手艺、老唱腔,如今好多都没人传了,慢慢就淡了。要留住这些宝贝,《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里的规定可帮上大忙了。今天,全国旅游市场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了解一下。

非遗传承不再难,法律撑起“保护伞”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项目保护单位,承担相应保护职责。

这条规矩用处大着呢。以前啊,好多非遗就像没娘的孩子,谁来管、怎么护,常常说不清楚。现在有了这规定,文旅部门就能挑出靠谱的单位来专门照看。这些保护单位可不是挂个牌子就完事儿,它们得实实在在做事:组织人琢磨这些老技艺的门道,搞些展览、教些徒弟,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宝贝的好。

有了专门的 “管家”,钱怎么花、在哪儿展示、找谁来学,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样一来,那些带着民族记忆的老手艺、老调子,就能稳稳当当地传下去,在今天的日子里照样活得有滋有味,陪着一代又一代人过日子。

全国旅游市场法制调研中心诚招调研员,致力于监测舆情、化解危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入我们010-56232584、13391650821、010-53386791。

全国旅游市场法制调研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