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正义、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有力推进我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一系列具体安排,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部署,把握社会治理正确方向,明确社会治理目标任务,把新时代青海社会治理提升到更高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着力推进合作共治;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公共服务为抓手,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以基层为重心,加强、创新城乡社会治理,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省社会治理实践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省社会治理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工作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大。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防节点、防突发、防未见为着眼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实际行动促进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营造喜庆安宁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是青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县创建力度;深化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迈向全面小康的过程,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重大风险;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枫桥经验”本地化,推广应用藏区社会治理的“班玛经验”和“玉树经验”,着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应急预案,着力提升事故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坚决防范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体系。统筹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优抚等工作,巩固和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坚持以法治志,基本完成志鉴“两全”目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气象地震、外事和港澳台等工作。 让我们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同描绘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美好图景。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