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亮相第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

时间:2019-08-27 来源: 作者:

  7月23日,由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阿拉善盟文物局、阿拉善博物馆承办的“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呼和浩特市“相约草原——第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上精彩亮相,25件阿拉善珍贵岩画实物、60枚居延汉简、30幅岩画拓片,与“两岸名家书法作品展”“两岸名家篆刻作品展”以及“两岸青少年篆刻书法作品展”共同为参观者呈上一道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相约草原——第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内蒙古美术馆承办。来自台湾的24位书法篆刻艺术家、50位大陆篆刻书法艺术研究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媒体记者参加艺术节开幕式。“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位于内蒙古美术馆三楼十号展厅,分为“仰观俯思·山海探幽”“千载咏叹·披图可览”“弱水流沙·木石共思”“丝路芳华·鉴古开今”四个章节,展示了阿拉善游牧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融入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沉淀形成阿拉善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历史文化名片,推动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生态全方位高品质发展和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

  阿拉善民族文化独特浓郁,历来为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碰撞交汇地带,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在此留下痕迹。从距今1万到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今,历史遗存丰富,文化脉络绵延不断。此次展出的阿拉善岩画实物被誉为“世界美术活化石”,内容包括人物、动物、符号及狩猎、祭祀、舞蹈等,再现了曾在阿拉善大地上生活的原始氏族部落,以及匈奴、羌、党项、蒙古等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因其分布最广、现存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大、作画最为精美,被称为“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居延汉简是我国边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它的发现与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并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其内容涉及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诸多领域,是研究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展已成功申报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文化传播交流项目,并将于10月至12月期间,在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