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毕业研学活动再掀传统文化学习热潮
毕业季,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毕业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举行庄重而具有儒学文化特色的毕业仪式,加深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6月18—21日,共有兆麟小学、哈124中学、群力经纬中学等学校4000余名师生家长参与其中,掀起了传统文化学习热潮。
毕业仪式作为学生成长历程的回顾,饱含深情,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弘扬教育理念的契机。中小学研学旅行融合体验性与教育性,既丰富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又不失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是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文庙举行毕业研学教育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融入传统文化的平台,毕业仪式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通过学习、诵读经典,孩子们可以体验中华语言的魅力。感激母校、感谢师长同学、感恩家长,每一个环节都是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缩影,仪式通过文明的教化形式,引导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根据黑龙江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精神,研学旅行已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作为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尔滨市南岗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在履行博物馆职责的同时,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整合馆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年均组织策划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及教育课程等社会公益活动100余场,积极创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基地、打造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塑造特色品牌活动,逐渐成为哈尔滨市中小学开展校外德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为打造成为规范管理、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综合实践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融入活动,以体验式道德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仪式体验让学生成长,释放情感,产生感动、感恩、感悟,将“礼”文化融入学生的内心,外化为责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青少年内心,对民族文化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