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雪域藏乡避暑天堂 ——记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天祝县天堂村
“这几年,来我们镇上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吃饭、住宿认准了我们的‘农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旺。”日前,天祝县天堂镇天堂村一户“农家乐”的主人刚智信告诉记者,以前住在大山深处,全家4口人住着三间土坯房,靠几亩耕地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现在办起“农家乐”,一年纯收入七八万元,还买了小汽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刚智信一家生活的变化,是天堂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
天堂村,位于甘青两省之交的大通河北岸,因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天堂寺而得名,是一个以藏、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盛夏时节,怡人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近年来,天堂村把乡村旅游作为全村发展的突破口,以唱响“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三部曲”为发展思路,将全村3个村民小组按区位分为景区核心组、景区周边组、景区辐射组,全力打造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全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天堂镇负责同志表示,发展乡村旅游时,镇里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目前正在为天堂村编制总体规划。规划完成后将科学定位天堂村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确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同时,天堂村紧紧依托天堂小城镇发展的契机,按照“政府主导、项目投资、群众参与”的方式,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展览馆、民俗文化村等重点项目,推动了天堂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准确的定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天堂镇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积极扶持鼓励本村致富能人创办旅游实体,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无论是建房修路,还是种花栽树,都坚持统一色调,突出特有文化气息。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美,并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在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截至2018年底,天堂村兴办集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民宿51家,全村近50%的人员从事旅游接待及相关产业,年均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00多万元。(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