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委书记谈乡村旅游”之四】留住乡土文化 厚植发展底蕴
临泽素有“塞上江南”“丝路明珠”之称。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60.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29%和32%。
乡村旅游业正成为推动临泽县实现乡村振兴、助力扶贫攻坚、深化‘三变’改革、实现产业富民的新动能。”日前,临泽县委书记张学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临泽县抢抓丹霞大景区建设机遇,坚持把旅游业放在优先位置发展培育,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了以丹霞为龙头、县城为中心、景区为节点、“井”字型大廊道为线、美丽乡村和旅游专业村及田园综合体为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平川镇乡村旅游专业村示范点
张学勇说,临泽县立足业态高度融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丹柳路森林氧吧休闲农业、临平路湿地风光观光农业、张罗路黑河风光葡萄瓜果长廊、312国道丝路古道采摘农业等四条旅游大廊道。同时,全力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区、滨水颐养宜居区、文化创意旅游区、红色营地拓展体验区、农旅花卉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旅游综合开发服务区和戈壁农业示范区,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推动以乡村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转型发展。
“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底蕴,我们按照‘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要求,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努力做到‘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张学勇说。
民俗文化体验带
具体实施方面,张学勇认为临泽县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把握四个“气”:一是着力彰显“土气”,农村改造接地气,保留乡土气息,营造农村特色微景观;二是保持利用“老气”,着力保护乡村“老样子”,留存乡村“老物件”,传承乡村“老手艺”,讲述乡村“老故事”;三是不断焕发“生气”,引导农户改造房屋、种花种草、清洁家园,努力使庭院靓起来、农村美起来、旅游旺起来;四是积极融入“朝气”,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灵活采用“创业能人+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旅游经营开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养老养生等产业,努力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最大限度盘活乡村旅游的资产资源,不断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文/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