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抚州文化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抚州市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构建产业链,以整个城市文化产业为基础,带动抚州的文化旅游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助推文化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每当夜幕降临,抚州市文昌里总会传来一阵阵曲声。大型实景文化演出《寻梦牡丹亭》在此精彩上演。景区内还原了《牡丹亭》中的亭、台、楼、阁等梦幻景致,以《游园惊梦》《魂游寻梦》《三生圆梦》三折演艺篇幅,演绎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梦幻的爱情故事。宏大的演出场景、如梦似幻的江南园林、完美纯真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的音乐旋律,使近千名观众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这个形式比较庞大,比较恢弘,比较有艺术感。”
“这个实际场景,大型演出,直接沟通直接看,肯定是不一样的。”
《寻梦牡丹亭》秉持“传承经典、尊重原著”的创作原则,既保留了剧本的经典内容,又在音乐、台词等方面下足功夫进行创新,为观众打造了一台人人都可走近的经典,人人又都听得懂看得精彩的实景文化演出。从五一开演后,演出现场人气爆棚,每晚都有超过一千人进场观看。
工作人员唐芳:“我们这个实景演出是行进式的,边走边看。一场演下来是75到80分钟。我们公众号都有电话,游客都会提前打电话预约。”
文昌里曾经是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临川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石街深巷、高墙大院,记录着昔日的繁华,散发着千年故郡的韵味。在经历如椽大笔的改造后,如今的文昌里不仅成为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也是市民和游客体验抚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在文昌里这块数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还留存着不计其数的人文古迹、历史遗痕。这些俯拾即是的吉光片羽、鸿爪春泥,无不散发着先贤芳华、千载余韵,汇聚成源远流长的文苑画廊,成为抚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昌里,是不会湮灭的“历史档案馆”,保存完好的“老城博物馆”。在这里,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商帮文化、码头文化、才子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百川归海,碰撞交融,共生共荣,体现了临川文化的包容性、多样性与丰富性。
以戏为媒,抚州市着力为优秀的文化传承树立形象,为唱响汤显祖文化品牌打造写戏、看戏、学戏、演戏、评戏的中国戏都—抚州。4月26日,海外首座牡丹亭在英国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市落成,今后还会在俄罗斯、美国、赞比亚等国落成。
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谭玉英:“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守住了根脉。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向世界讲好抚州故事,江西故事,中国故事。促进了临川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抚州。”
依托优秀的文化资源,抚州打造了抚州文化园、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三翁戏曲小镇等一大批集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景区;形成了以流坑古村与竹桥古村等为代表的古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了以南丰蜜桔、广昌白莲等为支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和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共有1家5A级旅游景区,16家4A级旅游景区,两家全省5A乡村旅游示范区,两家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4%和35%。
抚州市副市长徐国义:“下一步,我们将打通文化优势和经济发展的转换通道,进一步在特色景区、精品线路、旅游业态、配套服务上发力,积极构建具有抚州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