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已随黄鹤去 唯有大爱永留存——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第五组围绕张伯驹潘素传奇人生举办学习会
9月16日,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第五组,在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学习活动,邀请基金会理事长楼开肇先生以《故人已随黄鹤去唯有大爱永留存》为题,回顾了外公张伯驹先生和外婆潘素女士的传奇人生。第五组党建工作指导员孙毅同志主持报告会,第五组12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
楼开肇先生在报告中认为,中国的文人是知识阶层中的一种另类,他可以有钱有闲,可以有闲无钱,可以无钱无闲,但他对社会有一颗可贵的责任心,对社会却无所求;他可以做一番事业,不求流芳百世,只求内心的愉悦。这样的人生宗旨,形成了张伯驹的优游态度、闲逸情调、仗义作风和散淡心情,形成了他那饱满的个性和独立精神,既有自我适应的弹性,又有自我坚持的刚性。在各种社会风浪中,他不会有跌倒的感觉,更不需要修炼“爬起来”的功夫,因为他已经站成一座丰碑。这就是中国文人的模样。楼开肇先生在报告中感慨,每一次介绍外公外婆都会为他们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并且每次都会生出新的感慨!对于传统的品评文人的标准来看,他们是集牡丹之宝贵、菊花之隐隐、莲花之君子于一身。张伯驹的人生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捐献的国宝上,更是体现在他的文人精神上,这是今后很难看得到的一种做人的精神。虽然历史不会再赋予生长张伯驹式文人的土壤,但时间越久,历史烟尘堆积的越厚,文人精神越能显现出它的光彩。
第五组全体同志的心灵被张伯驹、潘素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的民族主义精神深深震撼。会议结束后很久,大家还在讨论,抒发着心中的感怀。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苑天舒同志说,我们深切领会了张伯驹、潘素等老一辈爱国文人志士与日月同辉的心境,面对个人生命的虚无,他们以一颗横穿万古的心对待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智慧的传承,让我们深深地敬仰。孙毅同志更是在回家的路上真切感怀:民族大爱,历史担当,家国情怀,有勇有谋,让我们看到了一对铁骨铮铮、德才兼备、宽广胸怀的伟大伉俪一一张伯驹、潘素。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对今天的我们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与现实意义。同时,通过今天的学习,第五组的同志对历史、文物、收藏、书画等方面的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