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红色圣地描绘新画卷 ——记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华池县荔园堡村
连日来,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村民郭翠玲夫妇的农家乐迎来了人流高峰,每天都能接到电话或者微信订单。为了应对眼下的高峰,夫妇俩甚至请来了亲戚帮忙。
郭翠玲夫妇曾常年在外打零工。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他俩利用家里的5孔窑洞办起了荔园堡村第一家农家乐——“红色庄园”。为了帮助办好农家乐,当地政府组织他们外出取经,并免费提供了被单桌椅等物资。随着来荔园堡村游客的增多,“红色庄园”越来越火,每年保守收入10万元左右。“从农民工变成老板娘,不仅钱挣得多,还能照顾上老人和孩子。”郭翠玲说。
像郭翠玲夫妇这样搭乘旅游快车发展起来的群众,在当地不在少数。
从2015年开始,荔园堡村以全村石箍窑为主体,在户外铺设石磨盘停车场,配套建设“南梁说唱”戏台、碌碡墙、艺术环形景观路和凉亭等,摆放艺术根雕、石槽、石碾和石磨等民俗文化器物,并改造土炕,提供当地风味菜品,在窑洞内悬挂香包、剪纸和布贴画等特色民俗挂饰,对村子整体面貌进行了升级。
在此基础上,2016年村里开始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投资128万元,把沿线6户群众窑洞改造提升成具有南梁风格的农家乐,配套建成饮食小吃广场、生态停车场、茅草亭及绿化亮化等设施,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14户,让老区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南梁是红色圣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荔园堡村是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整个南梁景区的“核心”。近年来,庆阳各级高度重视南梁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旅游产业的打造,荔园堡村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全村旅游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荔园堡村已建成特色农家乐16家、特色餐馆48家、旅店11家,有150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销售,并先后开发非物质文化类、农副产品类、工艺品类等旅游产品5大类23个小项896种。2018年底,全村红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收入比重占到景区内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梅金娟)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