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采取六项措施保护200多座古桥
古桥标志牌
近日,新余市财政又下达了2019年首批古桥保护启动资金40万元,专项用于古桥保护先期的编制保护规划、建立古桥档案、出版相关资料图书、设立保护标志及开展古桥宣传等,正式拉开了该市古桥保护工作的序幕。
一座古桥,刻印的可能是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一座古桥,承载的可能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一座古桥,呈现的也可能是巧妙的建筑智慧。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繁华不再,但这些古石桥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沧桑,成为新余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也成为新余地方文化底蕴的象征,它们是历史的记忆,乡愁的载体。保留至今的那一座座古桥,就像一个个老者,静静地坐在那里,慢慢地向你诉说千百年来的沧桑,默默地看着你走向远方。一块石头,一段光阴,一座古桥,穿越了岁月,镌刻了故事,凝成了乡愁,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
新余虽然不是一个水城,但境内溪流纵横,幽涧众多,水系密布,分布着大量的古桥。有始建于宋代的虹桥桥、青云浮桥,有始建于元代登赢桥、八百桥,有始建于明代的万年桥……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现存古桥237座,其中分宜县104座、渝水区85座、高新区20座、仙女湖区28座,列入省级保护的1座、市级保护的7座。随著岁月的变迁和自然及人为的毁损,这些古桥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功能超负荷运载、人为破坏及保护机制不健全、基础资料缺失等问题,亟需保护性修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乡村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新余市全面启动古桥保护工作,探索建立相关法规约束、文保单位负责、民间志愿者巡查、群众性保护助力的“四位一体”保护体系,把桥留住,让千百年的古桥焕发“青春”,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留住记忆的乡愁。
《记住乡愁守望家园·新余古桥风采》画册
公路部门率先启动古桥调查工作。2018年6月,新余市公路局组织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全市古桥图片,编印成《记住乡愁守望家园·新余古桥风采》画册,从全市200多座古桥中选取120余座古桥,年代纵贯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照片多为现场拍摄,认真从市博物馆查阅古桥资料,新一代公路人寻找、记录和抒发了对古人修桥技术和智慧的敬仰,引发了该市社会各界思考保护古桥,推动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古桥的调查摸底,建立古桥相关工作机制。今年省道311线万福桥已经列入危桥改建计划,该局在调查中发现这是一座古桥,在文保部门核实以后,在做好公众安全通行的措施后,在上级的支持下,取消了该项工程,并调整了“十四五”公路改建计划安排,将整条线向北移动,绕过古桥,将万福桥原址保护起来。
民间与政府共振共鸣。7月27日,渝水区、水北镇、新桥村在市委、市政府共同斥资280万元修复“解放第一桥”开工仪式在该市水北镇新桥村举行,抢救古桥从民间到政府产生了共振。这座桥曾经被称为“红军桥”,又被称作“解放桥”,它记录了89年前红军战士帮助村民维修古桥,见证了70年前人民解放军自此桥进入并解放新余,这座革命古桥,预计9月底完工。分宜坊里古村在整体规划时,将村庄里的千年古樟及附近的古桥一起纳入规划中,综合保护并开发利用起来起来,界桥古村也将村庄一直到万年桥的所辖古桥纳入旅游规划之中,白梅古村更是将白梅古桥打造为村庄的一个景区,实现了古桥的旅游教育价值。
古桥保护协作机制逐步建立。目前相关部门已完成了新余境内所有古桥的摸底调查工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基础上,将蓉泉桥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年桥等9座桥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神恩桥等11座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将这些古桥重点保护起来。各级政府和市民对古桥的价值和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村庄的乡规民约也将古桥保护列入其中,一些村还指定了古桥保护人,自发巡视和保护古桥的村民越来越多,一些志愿团队也经常为古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交通公路部门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加大了古桥的维护和保护工作。市财政在今年政府财政预算中首次设立了古桥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以确保古桥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市正探索古桥保护多渠道、多类型支持措施,建立协作机制,争取建立长效的管理制度。
古桥
《新余市古桥保护实施方案》印发实行。为保护古桥,该市今年印发《新余市古桥保护实施方案》,在全市实施六项古桥保护措施,科学系统的保护古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先行,依法依规保护利用;对确定的保护对象设置古桥标志牌和说明牌,进行挂牌保护,严禁拆毁破坏;深入挖掘整理古桥历史资料,编辑出版新余古桥图录;按照“一桥一档”的要求,建立古桥档案,坚持实体保护与数据化保护相结合,建立完善古桥保护发展数字信息库;按照“区别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保护修缮和重建工作,重点对官溪桥、檀步桥、八百桥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对城区唯一的老桥——通济老桥进行修复性保护,对承载了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云津浮桥、罗坊浮桥(红军第一座工兵桥)进行恢复重建;积极开展古桥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保护级别。
该市这些因地制宜的保护古桥,会更好的留住历史的根脉,传承和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能让古桥与现代化建设和谐相处,千百年的古桥一定会焕发光彩,不就的将来一定可以重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