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花桥景致新——记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康县花桥村
花桥村风景如画。
诗意般的田园生活。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一座有着“中国最美村镇”美誉的村落,依山傍水,鸟啾虫鸣,宛如世外桃源。
这里的山不高,但丰满秀丽;这里的河不宽,但风光旖旎。
村里,一条清澈的小溪顺流而下。水的两岸,是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修葺一新的农舍点缀其间,分外精致。行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一片片充满希望的沃野,在绚烂的九月里鲜香暗涌,沁人心脾。
近年来,花桥村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走上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康庄大道。
身处花桥村,视觉、听觉、嗅觉,无不经历着乡土自然气息的熏染。酒坊、豆腐坊、油坊、磨坊里的传统工艺,更是人们体验农家生活、追忆乡愁的好去处。
经过多年发展,花桥村还平添了许多现代化设施。村内不仅广电网络、WIFI全覆盖,还有汽车露营和房车营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花桥村已成为集生态养生、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养老旅游、亲水游乐、乡土购物、民俗风情体验、农特产加工、农耕文化艺术传播等产业链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群众的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截至目前,花桥村已累计接待兰州、西安、成都、青岛、银川及周边地区游客8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社贫困户155户680人增收,达到了一村带一片、一片带全镇和就地城镇化的效果。
据花桥村党支部书记田仲虎介绍,村里已探索了乡村旅游三种运营带贫模式,包括“协会+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支部+协会+贫困户”。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流转土地、农户务工、开办小吃摊点、饮品摊点等形式,努力让旅游产业服务民生,不仅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
蒲袁清是菩提山庄的老板,一家6口人。以前,他主要靠种植核桃和花椒维持生计,一年下来总收入不到5000元。“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我盖了房子,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蒲袁清说。
蒲袁清幸福的生活,在如今的花桥村比比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带给这里的群众如画般的家园和大踏步的发展,村里的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57.5%下降到目前的2.59%。(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