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家园,新疆向世界敞开怀抱

时间:2019-10-15 来源: 作者:

  截至今年8月底,新疆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5亿人次。今日的新疆,昆仑入画,江河成诗,天山南北人们尽情纵马追花;辽阔疆域,游客畅享无限风光。新疆正在以最美的姿态,最祥和的社会氛围向世界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保留最原始的荒野

  新疆拥有极为珍贵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古丽·阿不力木认识的非常清楚。“新疆发展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域辽阔、品类齐全,除了海洋性资源,拥有其他几乎所有的旅游资源要素。”古丽说,“而所有这些要素,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们的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

  新疆从未视这些资源的存在为理所当然,而是如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着生态环境。实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地貌,让新疆保留了最原始的荒野,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交流的各种途径。“阿勒泰美景太多了,拥有世界级高品质旅游资源200余处。”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聂萍说,“此刻正是喀纳斯秋天最美的季节,而很快冬季旅游就要开启。”

  “阿勒泰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这里雪量大、雪期长、雪质优,你可以穿着延续千年的古老毛皮滑雪板体验传统滑雪;可以乘着呼啸的直升机降落在雪山之巅,换上雪橇从1000米落差的陡峭雪坡上一跃而下,在没有边际的雪地中穿梭;可以深入禾木雪乡,走进图瓦人家,听着悠扬的楚儿声,喝一杯醇香的马奶酒。”谈起阿勒泰的美,聂萍立刻会滔滔不绝。

  不独阿勒泰,在整个新疆,无论哪个地州,都有着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正是以这些景观为基础,不仅常规旅游蓬勃发展,以登山、户外探险、漂流等业态为代表的特种旅游近年来也在飞速发展。上天入地走沙漠,这片土地满足着人们对自然几乎所有的向往。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更让新疆拥有着数不尽的人文景观。

  以保护传承为前提,展示璀璨的民族文化

  9月27日,喀什古城,浙江游客张新萍在老茶馆里坐了整整一上午。她与当地居民一起喝茶,学着把馕掰开,蘸进飘香的茶碗里。“他们的舞蹈多自然啊,还有那乐器,”张新萍羡慕地看着在茶馆中央跳舞的维吾尔族老人,“张嘴就能唱,起身就能跳,坐下又喝茶,这么自然的场景,我没有在别处见过,这里太让我留恋了!”

  绚烂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是新疆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喀什古城,你可以体验维吾尔族风情;到了塔什库尔干可感受塔吉克族民风;伊犁是哈萨克族民族文化;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则是蒙古族的特色;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能体验回族风情。”古丽介绍,如今,每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得到了充分保护和尊重,新疆大地焕发着流光溢彩的民俗风情。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底蕴厚重。各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丝路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诸多文化类型在这里交汇。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吸收着彼此的文化长处,又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文化生活中,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成果。

  麦西热甫、十二木卡姆、阿肯弹唱、花儿、新疆曲子、蒙古长调等为数众多的民间文化艺术和非遗项目,不断丰富着新疆民俗风情旅游的内涵。如今,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结合新时代元素,焕发着勃勃生机。当大美的自然荒野与绚烂的民俗风情被统一在日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中时,新疆的旅游产业爆发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增长速度。

  以交通和基础设施为抓手,完善产业体系

  “今年截至8月底,新疆接待游客近1.5亿人次,同比增长40.91%;实现旅游收入2429.13亿元,同比增长41.28%,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自治区文旅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副处长张瑞华说。

  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从何而来?原因在于,今日的新疆,不仅一如既往有着向世界敞开怀抱的热情态度,更有着让四海宾朋舒心畅游的能力。

  如今的新疆不再遥远,“旅长游短”的尴尬局面正在被快捷的交通体系化解。以乌鲁木齐机场为集散中心,各个地州支线机场为支撑,全球游客都可以从家里出发,在短时间内来到新疆的各个城市。

  新疆机场集团副总经理陶润文说:“我们疆内串飞、环飞的航线对自治区旅游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景区和景区之间直飞互通的航线,让游客到新疆以后免走回头路。今年,我们疆内航班增量更明显。”

  “十三五”期间,机场、铁路、公路建设齐头并进,航空布局优化,铁路客运能力提升,道路通行体系也在不断成熟。通过完善旅游线路基础配套,合理布局综合服务区,建立旅游团队快速免检通行机制,加强道路交通环境整治等诸多措施,景区间的通达条件不断改善,无数条缎带般的公路,已经将新疆大地上的每一处景点、村庄联结起来。

  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全方位的。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厕所,外形像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晾房,内有残疾人马桶、安全扶手、儿童洗手盆、婴儿整理台、挂衣钩、小座椅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如今,这样“内外兼修”的旅游厕所已覆盖了全疆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如厕难、停车难、加油难、通信信号不畅等旅游业发展瓶颈的一一破解,新疆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支撑旅游业成为新疆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的庞大社会基础正在稳步形成。

  “新疆是个好地方”愈加响亮地唱响世界,深入人心。新疆旅游人数爆发式增长。在帕米尔高原,人们伴着鹰笛翩翩起舞;在昭苏大草原,游客策马扬鞭,纵情驰骋;在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各色商品汇聚,游客川流不息。此刻,当千人万众乘着飞机火车,源源不断奔赴天山南北时,在世界各地无以计数的人们正通过手机、网络、电视、亲人、朋友了解着新疆的美丽,制定着来疆的行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毕生流连的好地方!(石正言)

  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