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春上海” 舞出诗《黄河》

时间:2019-10-17 来源: 作者:

  今年国庆期间,上海艺术类高校的多部原创舞台作品纷纷亮相,为新中国献上“贺礼”。国庆当晚,上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和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舞蹈诗《黄河》赢得无数掌声。今晚,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排演的新版《穆桂英挂帅》也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继承民族精神

  在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中,巾帼英雄穆桂英一心报国救民,主张富国强兵,带领杨家将前赴后继。今晚,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佩红、陈少云将领衔新版《穆桂英挂帅》。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大师晚年最成功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是梅派特色极强的代表经典剧目。新版将其改成程派京剧,是该剧的一大看点。此次演出,除了“名家版”以外,还由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排演“青春版”。两代演员接连登上同一个舞台,表演同一出经典剧目,将让戏迷们看到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不仅是华夏儿女民族自信的寄托,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10月1日,上戏原创舞蹈诗《黄河》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作品以母亲和大地儿女的形象贯穿整部作品,既表现了民族的苦难与艰辛和面对外辱的空前觉醒,也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始终不变的民族信仰以及新时代的黄河精神。

  追忆革命故事

  明言“春上海”,暗喻“新中国”。《春上海1949》讲述了1949年前期,上海学生们为了迎接上海解放、新中国成立,不畏白色恐怖,敢于斗争的故事。故事以虹口继光高级中学(原麦伦中学)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由上音与虹口区委宣传部共同出品,分为《春节》《春游》《春寒》《春雷》《春澜》《春光》六幕。剧中故事人物原型、现年88岁高龄的中共地下斗争老同志陈一心也对该剧给予肯定。

  9月30日,上戏原创话剧《军歌》结束了本轮演出。满怀报国之志,放弃国外留学的机会只为奔赴战场,来到延安,加入鲁艺,经历战火的洗礼,最终创作出雄浑激荡的军歌,作曲家郑律成曲折、跌宕、苦难而坚毅的成长过程,让不少学生演员们感同身受。

  10月17日至18日,上海戏剧学院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体学生还将演出原创朗诵剧《黄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