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画专题邀请展昨开幕 艺术家用笔刻画心中诗意

时间:2019-10-17 来源: 作者:

图片说明:版画作品《苏州河风景》官方图 下同

  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上海的版画艺术从“红色文化”起步,与当下的“江南文化”紧密结合。昨天起,“辉煌的70年 ——上海版画专题邀请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沪上老中青艺术家用不同的版画语言记录、描绘、歌颂着新中国的伟大和上海的建设成果,通过版画作品反 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拼搏精神。

  不同年龄的艺术家关注不同时代的图景,本次展览内容集合了反应上海发展变化的版画作品,其中就有反映中国 现代工业发展的《火红的宝钢从我们手中升起》,反映上海红色文化的《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反映上海都市大发展的《大虹桥枢纽》 《城市的温度:建设者》,反映上海文化发展的《曼舞长宁》,反映上海国际商贸的《四叶草绽放》等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我的世 界》,还有定格于11月11日的如蜗牛般负重蠕动于广厦间的快递电瓶车……无一不是我们新时代的浓缩。

图片说明:《四叶草绽放》

  这些版画作品全数出自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里的艺术家之手,这是一家由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卢治平担任艺术主持的开放式和公益性的民间艺术机 构。卢治平在工作室的教学和创作上倾注了不少心思。“半岛版画工作室”几年来除了举办大大小小几十次版画展览外,还组织各种公益性的艺术活动:每周四的沙 龙,吸引艺术家在工作室试水版画创作;每周日,是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师与版画爱好者的版画学习班;还有版画创作方面专题性的短期培训班不定期地举行,在中国 版画日益边缘化的当下,这样一个公益性的民间机构成为全国罕见的特例,也成为上海版画创作的一片绿洲。

  卢治平认为,丝网版画比较自由, 可以与其他艺术语言混合使用。他强调,绘画是一笔一笔思考的,而版画常常是一版一版思考的。由于版画创作周期长、技艺与工序复杂、预期与控制要求高的特 点,作品也是艺术家个人气质的沉淀。“把作品当成作业一样做。”这是卢治平常常对学员说的一句话。“版画比较接近诗的境界,是受条件制约很大的艺术样式, 种种制约引导版画自然而然地走向概括简约和强调形式感的道路。我认为,与诗歌相同的是,材料技法上的种种限制,非但约束不了艺术家的想象与表现,反而会激 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