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委书记谈乡村旅游”之十四】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美丽乡村紧密结合,用建设景点的理念建设乡村,多方整合资源,全力打造汭河川红色旅游、泾河川丝路风情、北塬片民俗文化体验、南塬片休闲农业4条旅游景观带,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日前,泾川县委书记吕鹏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几年,泾川县以全域旅游为统揽,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促进农村繁荣的主要产业来抓,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乡村兴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
泾川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特别是以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温水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交相辉映,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也具有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
“发展乡村旅游,关键要做好硬件基础投资,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吕鹏举说,通过大力实施“四旁”绿化工程,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创建活动,泾川县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8个、万村整洁示范村120个,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全面完成田家沟景区道路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南滨河景观大道和汽车客运站,开通旅游公交专线2条,建设游客中心6座,新改建旅游厕所35座,旅游车辆专用停车场7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吕鹏举说,为深化乡村旅游发展,泾川县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粮果种植、畜牧养殖、手工编织、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盘活沉睡资源;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招商引进锦绣凤凰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注册成立牛角沟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组织2个,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积极鼓励农户参与文化旅游景点开发,建办农家乐,经营商业门店,从事旅游产品销售,进一步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2018年,泾川县游客接待人数3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数120万人次,实现收入6亿元。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广泛发动群众,突出群众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的主体地位,鼓励群众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才能有效激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吕鹏举表示,泾川县将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抢抓机遇,多方整合资源,切实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