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乐:文化引领助推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时间:2019-10-22 来源: 作者: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古城平乐处处盛景——— 三江汇合处的桂江上游船只穿梭,金字岭上游人如织,三江六岸绿荫叠石、景观各异;同乐园小桥流水、诗词碑林尽呈李商隐文化,昭州文化广场彰显平乐厚重历史。入夜的平乐城霓虹闪烁,茶江美食街特色美食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漓江河畔的别居?“漓想国”秉承原味漓江最后17公里的天然灵韵迎接八方客,榕津、华山等传统古村落的幽静古巷吸引人们寻访探幽。在广袤的田野里,红的柿子黄的柑橙硕大的柚子点缀的美丽田园风光,引来无数自驾游客。

  图片1_副本.jpg

  “一样的漓江,不一样的风光”,平乐,正如一幅缓缓打开的美丽画卷,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的旅游优惠政策,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017年,平乐县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182.3%,旅游总消费同比增长106.87%;2018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96.34%,实现旅游总消费同比增长94.48%,两年内全县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消费实现大幅增长。

  平乐县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古称昭州,历代为州府之地,三国吴甘露元年建县,迄今已有1800年历史,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人口50万。平乐交通便利,漓江、荔江、茶江三江汇成的桂江,上抵湘楚、下通粤港;国道323线、包茂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贺巴、灌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一个小时车程。

  图片2_副本.jpg

  近年来,平乐县紧紧围绕“坚持以重大项目带动为核心,实施城镇化提速、工业突破、旅游引领‘三大战略’,夯实交通、农业两大基础”工作思路和“八抓”要求,深入开展“一推两战三年”专项活动,突出抓好旅游发展、交通建设、农业做大做强三大重点工作,大力推动“一园一城、一江一港”建设,努力打造平乐经济升级版。

  为实现旅游引领,平乐县委、县人民政府从顶层设计,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出台优惠政策“硬软措施”入手,大力推进旅游发展。

  一批旅游设施初具规模。平乐县通过实施城镇化大会战及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代,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如今,国际品牌管理酒店桂林平乐温德姆酒店、四星级标准打造的三江合酒店、全国连锁酒店城市便捷酒店、维也纳酒店等一批受游客欢迎的酒店投入运营;别居·漓想国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个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清华别院等高端民宿提升了游客的住宿体验。新增旅游景点如中山公园孔庙、茶江玻璃美食街、同乐公园、昭州文化广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沙子渡河村、五星级农家乐宏源生态农庄、四星级农家乐广福山庄等,正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全县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图片3_副本.jpg

  一批在建项目雏形初显。全长20公里、拟沿漓江左岸建设的绿道正在建设中,绿道建成后将接通阳朔的旅游通道,吸引更多骑行爱好者来到平乐。在建的茶江风景桥,在缓解两岸的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将给三江口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印山旅游码头已完成岸线、停车场、航站楼主体建设,综合体功能不断完善。三江六岸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大发四冲瑶族文化传承基地、二塘石门口出风岩、阳安下登坡乡村旅游点、圣山湖度假庄园、青龙月亮山旅游点、桥亭天泽园茶场、德定瀑布等一批乡村旅游点已初具规模。同时,广西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平乐县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县委书记陆智成说:要将平乐发展旅游的决心,跟服务企业和接访群众的决心一样,以为平乐发展尽全力的情怀,以平乐“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三件大事和县委提出的“敬业、创新、奋斗”三种精神,做好更接地气的服务,拼资源、拼政策、拼服务,主动干事、只争朝夕。为此,平乐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旅游系列优惠政策助推旅游发展。

  图片4_副本.jpg

  2017年9月,平乐县旅管委与桂林旅行社协会共同组织策划“万人游平乐”活动,截至当年底接待游客10443人次,打破没有旅行社团队到平乐旅游的局面,正式开启组团游平乐的新篇章。2018年3月6日,平乐县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邀请了区内外70多家旅行社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制定出台全县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与区内外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团队游客到平乐县旅游。当年有49家旅行社组团游平乐,全县22个餐饮饭店餐厅纳入接待游客用餐单位,36家酒店宾馆纳入接待游客住宿单位,带动了全县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年6月,平乐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暨全域旅游推进会,按照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对48家旅行社、旅游企业兑现2018年度1400多万元的奖励,并出台了《2019年平乐县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

  平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宋代政治家梅挚等历史名人曾为官平乐,造福一方,妈祖文化、州府文化、农耕文化、盘瑶文化、廉政文化等多彩文化在这片沃土繁荣发展。

  平乐县历来重视文化发展,每年开展迎春系列文艺演出、春节送文化下乡、文化惠民进万家、戏曲展演、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举办各种主题文艺晚会;组建5支演出队伍,实现水上百姓大舞台、榕津、渡河、县大礼堂演出常态化;每年下乡播放公益电影1600多场,农家书屋活动亦丰富多彩。特别是2019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乐开展了历时半年、每周一场的红歌比赛,历时两月、每周一场的广场舞比赛,让广大城乡群众充分感受到浓浓的喜庆氛围。与此同时,大力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8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019年又新建13个项目,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极大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近年来,平乐县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并较好地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编辑出版《平乐由来》《平乐乡村》《平乐历史名人》《故乡云水地》等系列平乐历史文化丛书;收集整理出瑶族香龙舞、油茶制作技艺(平乐水上油茶)、疍家婚礼(船家婚礼)、水上船歌、盘王神武、平乐石崖茶制作技艺、平乐瑶族药浴、平乐妈祖信仰习俗等8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瑶族香龙舞、油茶制作技艺(平乐水上油茶)、疍家婚礼(船家婚礼)、水上船歌、盘王神武、平乐苎麻制作工艺、平乐十八酿、沙子水浸粑制作技艺、平乐会期、平乐妈祖节、沙子丸子制作技艺、瑶家药浴、糖环制作技艺、石崖茶制作技艺、金属箔镌铭技艺等15个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平乐县利用妈祖文化旅游节和平乐“十八酿”美食节,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从2018年起,以“一样的漓江,不一样的风光”为主题,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广西桂林平乐妈祖文化旅游节及首届“十八酿”美食节。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除开幕式及祭祀大典,妈祖水上、陆上巡安外,还举办了妈祖文化论坛、昭州文化论坛,以及美食展、龙舟争霸赛、地方戏曲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群众参与性较强的系列活动。在“十八酿”美食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十八酿”长桌宴、李商隐在桂文化论坛、大型巡游、“十八酿”美食擂台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次节庆都有近20万游客云集平乐,实现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通过不同方式宣传报道活动盛况,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平乐这颗漓江上冉冉升起的旅游新星。

  “栽好梧桐树,不愁金凤凰。”良好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全县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投资商到平乐考察项目,投资旅游。

  2019年3月,平乐县人民政府与广西东森市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平乐县三江口核心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协议》,计划投资15亿元打造三江口景区,集旅游休闲、宗教文化、避暑度假、特色购物、文化观光于一体,现金字岭景区及漓江、荔江、茶江三江六岸已规划为旅游用地的区域,总面积约150公顷。主要包含三个功能区,即:升级改造现金字岭旅游景区,在漓江、荔江汇合处建设妈祖文化广场,在荔江、漓江汇合处靠南洲一侧打造一座仿唐风格昭州文化古城。三江口核心景区建成后,将成为高品位5A级旅游景区,填补大桂林旅游圈旅游产品的空白。

  2019年4月,平乐县与桂林平乐七彩乐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桂林(平乐)七彩乐园综合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计划投资35亿元打造七彩乐园景区。该项目选址平乐镇民安村委,项目用地约12000亩,将建成5A级生态旅游景区,配套建设满足国际、国内高端消费群体需求的总裁养生区、精品休闲度假区、康养中心,并建设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项目。

  如今,平乐县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这一要求,大力抓好文化旅游工作,为不断开创后发赶超、产业集聚、强势崛起的平乐新局面,奋力实现平乐“两个发展总目标”和重现古昭州风采的“平乐梦”而努力奋斗。(陈利 石丽梅 陈娟 文/图片平乐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