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当先,这波营销,好野!
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
内蒙古绝对算得上形象鲜明的一个
从南北朝时的风吹草低见牛羊
到当代诗人海子的只身打马过草原
马和大草原,似乎是内蒙古不变的风景
而骑着马儿游草原更是人们在平凡生活中的浪漫向往
人们渴望远离束缚,策马奔腾
▼
马背上的内蒙古向你发来邀约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旅游旺季,中青旅联科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马文化为抓手,推出了马背上的内蒙古营销活动,邀请游客来到美丽的大草原给自己的心灵放牧。
No.1 品牌重塑,打造强标签产品
每个旅游地,仿佛都有自己的独特标签。提起北京大家会想到故宫,提起厦门会想起鼓浪屿,提起西安会想到兵马俑提起内蒙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马和大草原。
千百年来,蒙古族骑马放牧,与马相伴而生,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一直被人们传扬。
因此,本次营销活动用马元素串联起内蒙古优美奇异的景色、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传播,打响内蒙古文旅品牌,扩大内蒙古旅游影响力。
首先,我们打造了90S的精华品牌宣传片:
除精心打磨的宣传片外,还创意提出了马上出发的口号,并针对为家庭奔波劳碌的全职妈妈、被困格子间的职场白领、事业有成却疏于陪伴家人的父亲三类目标客群,策划拍摄了创意短片以及创意H5,既与本次马的营销主题相契合,又仿佛在呼吁马上出发,与草原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No.2 内容种草,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好故事、好风光、好品牌,自然也要有好传播。为了更好地覆盖目标受众,我们选取年轻群体为主的去哪儿网作为集中发力点,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草原深度旅行征集活动,吸引近3万名旅游达人报名参加。同时,也让更多潜在用户关注内蒙古、主动了解内蒙古。
为期5天的旅行中,受邀达人通过实地体验内蒙古特色魅力,创作了百余件有温度、接地气的Vlog、游记、微信等图文作品,在去哪儿网、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平台上,引起海量网友互动参与,达人产出内容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为游客充分展现了马背上的内蒙古风采。
源源不断的PGC内容,不仅近一步强化马背上的内蒙古这一品牌认知,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来线下实地打卡,愈发充实着#内蒙古旅游#的相关话题讨论,实现了营销闭环。
No.3 产品落地,真正让用户畅快玩
旅游发展进入4.0时代,有深层次内涵的文化旅游体验愈发受到青睐。中秋假期,去哪儿网在APP端上线马上出发回顾专题,将行程亮点、出行建议、酒店推荐、游记攻略进行梳理,为游客提供假期出行建议指南,并通过抽奖和现金奖励的形式,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此外,依托本次达人踩线,精心拍摄的《马背上的内蒙古》记录片也新鲜出炉,以多元方式、多维角度打响#马背上的内蒙古#品牌。
《马背上的内蒙古》纪录片:
为了更快速、直接达成销售转化,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邀请到旅游业界专家团队实体考察,以内蒙古优质文旅资源为主线,定制了十条马文化主题线路。
线路以马帮游历的形式,串联起浩瀚星空、万马奔腾、无垠草原、大漠风光、美食民俗等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如同游牧,又像追溯,帮助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蒙古马精神以及内蒙古民族文化,与人、与马、与大草原缔结更深的情感连接。线路还同时上线携程、中青旅耀悦等OTA平台及线下门店,真正实现了从品牌到产品的落地。
本次马背上的内蒙古营销活动,吸引大量用户、媒体、旅行商、马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传播覆盖总人数超过1.8亿,以多种形式整合、展示内蒙古地区的马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进一步扩大了内蒙古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的马主题产品注重深度的马文化体验,用马这一元素串联起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和娱乐活动,培育出内蒙古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促进内蒙古马业发展和旅游业的结构调整与创新升级,让更多游客走进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