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雄:智库如何回答社会现实重要问题

时间:2019-11-11 来源: 作者:
编者按:2019年10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在研讨会第一板块“智库研究与决策影响”专题研讨中,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以《智库如何回答社会现实重要问题》为题发表演讲。  我想,用5分钟回答“智库研究如何回答社会现实重要问题”这样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困难、也是不可能的。  18年前也就是2001年有幸与张广瑞老师一起到泰国访问,那时候我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有“旅游研究中心”这样一个正式的研究旅游的机构;三年前,我受新华社的朋友委托,在贵州六盘水组织一场活动,根据贵州方面的要求,邀请一位研究旅游的知名专家作为嘉宾,当时经过朋友推荐,认识了宋瑞同志。我由此知道旅游研究中心由一个淑女范十足但学术爆发力令人震撼的女同志执掌;一年前有幸牵头与宋瑞及其他几位同志到江西婺源做全域旅游的调研,同样是在一年之前,也是与宋瑞等几个同志一起承担社科院的一个“智库万里行”项目——观察旅游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从这两次研究经历中,我了解和认识了旅游研究中心的研究积淀和实力。这三个机缘是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全部亲密接触。今天来参加纪念这个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大会,特别高兴,再次对中心20岁生日表示祝贺!  我是一个旅游产业的门外汉,只是因为近年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迅猛,作为“三农学者”,不得不观察旅游产业、开始关注旅游研究的进展。以一个门外汉的观察,我觉得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旅游在中国发生了四个重大变化:第一,从旅游的本质与旅游特征的角度来看,出现了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的转变。第二,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场域来看,实现由景点、点的开发,到包括各种各样旅游设施、服务产品、供给方式、供给机制——所谓“全域旅游”的转化。第三,从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看,从可有可无到在国民经济当中特别是在服务业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变。第四,从旅游治理角度看,从非常规或者自发式无序开发向常规的有组织、有顶层设计、有规制管理的开发的转变。  可见,从旅游的特征、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方式、旅游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旅游的治理方面看,都发生非常重要的变化,并且这个变化仍是进行时。作为智库,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为国家、为社会、为产业提供有利于这些转变的智库成果和服务。2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所做的工作、产出的成果,就是对这些转变的记录、推动。这本身实际上也就很好地回答了“智库研究如何回答社会现实重要问题”这样一个主题!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