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的靓丽红色:首届十渡马安红色文化节盛装举行

时间:2019-11-20 来源: 作者:

  深秋时节的傍晚,绿水青山间的京郊马安村里,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断。10月26日,房山区首届十渡马安红色文化节盛大开幕。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平西抗日模范村马安村紧握“红色接力棒”,以举办红色文化节形式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力量”。

  

  红色文化节缘起: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

  作为平西第一个抗日模范村的马安村曾是中共房良县委、县政府驻地,曾被授予过毛主席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

  2017年以来,北京联合大学先后选派的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马安村的红色文化历史、时代价值,通过强基础抓党建,抓产业促增收,开创了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融合发展之路,立足打造“平西古寨 红色马安”党性教育基地及红色教育旅游景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申请资金保护修复房良县委和县政府驻地、南岭阻击战、东戍片遭遇战、康儿岭战斗、抗日高小、八路军休养所等10余处抗战遗址。近年来,两任第一书记牢牢依托北京联合大学党建和专业优势,同村“两委”班子,在区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改善了居住环境,建起了红色长廊、党建公园,并全力申报红色抗战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来村开展党性教育的高校、机关、社区络绎不绝,马安村红色文化知名度不断加强。

  红色历史文化的挖掘让马安村在新时代重新焕发乡村价值。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如何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深挖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以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作为推动马安村转型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在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中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找到发展“密码”是摆在第一书记和全体马安人面前的最新时代命题。

  

  红色文化节蓄势:迸发活力的红色基因

  在红色灯光秀映衬下,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话剧《南岭英雄》淋漓再现了红色马安人“一粒米,当军粮;一块布,做军装;妻送郎,上战场”的抗日精神。马安舞蹈队自编《红马安》展示了马安人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的坚守与情怀。北京联合大学乐团《毛主席赞歌》《红旗颂》《爱我中华》《强军战歌》等经典红色音乐剧演绎了马安人“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十渡中心小学学生以一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出了新一代马安人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的信心和决心。

  红色文化节还充分发挥马安村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现场安排了抗战遗址参观路线、“绿色生态旅游观光果园”游览、老物件展览及马安村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环节,使大家在逛红园、观红墙、听红歌、看红剧、赏红舞、参观生态园中深刻感受马安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永内涵,全方位感受马安村以“红”带“绿”,以“绿”托“红”乡村振兴实践与成果。

  

  红色文化节绽放:激发动能的红色力量

  红色文化节为马安绿色高质量发展奏响了序曲。未来,马安村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突显红色文化基地的精神意蕴,发挥文化生态旅游的自然特色,依托“四区两中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四区”即打造抗战红色文化瞻仰区、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区、圣泉湿地保护区、高端民宿精品区,“两中心”即红色文创产品展示中心、红色文化活动体验中心,“一基地”平西红色抗战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力争通过“文化创意”对接“十渡山水”,以“乡愁乡情”融合“文化生态”。

  红色文化节的举办折射出,马安村,这样一个历史上远近闻名的抗日模范村、一个位于全市深山区的偏远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以实现“红色文化”精神与“脱贫攻坚”决心的成功对接中焕发出磅礴的生机和活力。

  昔日的马安无上光荣,如今的马安村正在蓬勃发展,未来的马安村必会更加美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