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哈德良长城研究(看·世界遗产)
![]() |
罗伯·柯林斯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考古系讲师,是由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资助的哈德良长城社区考古项目负责人。他还担任罗马帝国北部边界研讨会的协调人。在第二届“双墙对话”研讨会上,罗伯作了《哈德良长城的景观分析》报告。这是11月7日他在攀登北京北部箭扣长城进行考察。 |
几个世纪来,哈德良长城的遗存始终是研究的焦点,它们出现在最早的17世纪古物研究者的著作中。这些“罗马长城”研究先驱的兴趣集中在对地点、位置及遗址的方志学描述,或者对收藏品的收集和描述,比如刻字砖。横贯17世纪到19世纪,学界争论集中在长城由哪位罗马皇帝下令建造,并提出两位可能的人选:哈德良皇帝与塞维鲁皇帝。最终,几处刻字砖的发现以及围绕刻字砖展开的研究确定了哈德良皇帝是长城的建造者。
19世纪下半叶,长城研究迎来重要转折点。约翰·克林伍德·布鲁斯促成了长城研究的大众化。布鲁斯撰写论文、著述,举办讲座以及组织参观,并得到当时古物收藏家的积极支持,使长城走入大众视线,反过来又激发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组织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哈德良长城朝圣之旅”。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学者主要目标是厘清长城在英格兰北部的行经路线及建筑结构,包括塔楼、里堡、要塞以及诸如南部壕堑及北部壕沟等辅助设施。
随着考古学前辈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墙体,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古罗马时期文字记载的不足,考古调查之于长城研究的重要地位越发突出。不少研究问题也随之产生。塔楼与里堡变成了发掘重点,意在了解长城的修建顺序及建造目的。要塞则为了解驻守哈德良长城的古罗马士兵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和分析钱币、瓷器及其它器物为断代提供信息。专家们整合各类数据,碑铭研究者与古代史学家对铭文与雕像进行编目登记,确定数千年前的人物身份及其祭拜的神祇。
这些研究成果也促进了同期的德国古罗马考古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共享成果与比较研究促进了古罗马边界研究的兴起,1949年国际古罗马边界研究大会成立,将这一传统以组织形式确立下来。近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集中体现于1976年出版的《哈德良长城》,该书汇总了当时的各方面研究成果。之后,考古研究进一步受益于科学分析手段的应用,比如大型植物化石与古代动物遗骸检测。
19世纪末到20世纪,这些新知识的积累与编目登记为长城研究提供了综合全面的历史与考古学背景知识。以此为基础,进入21世纪的研究则更加集中于各类专题。在新数据的产生方面,考古发掘继续扮演关键角色,人们借此得以了解长城早期历史、新特征以及后来的使用情况。
(节选自《哈德良长城:当前研究及未来方向》)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