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前景如此吸引人,各地纷纷摩拳擦掌。今年5月,武汉市出台《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打响“武汉购”品牌。9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计划》,提出将深圳建设为消费创新的“全球重镇”、国际品牌的“重要驻地”、中国制造的“世界橱窗”、引领潮流的“时尚之都”的总体要求。10月,宁波发布《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国内进口商品集散网络,打造中东欧消费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打造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
海南的离岛免税店一直是国人境内消费的好去处,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海南自去年就加快了步伐。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哪些城市将入围?
8月27日,美国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大陆首店在上海闵行正式开业。开业仅6小时,就因太过火爆而被迫暂停营业。
上海是中国著名的消费城市,也是国际零售商和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颇高的城市。
中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怎么建?从上海的做法中或许可窥一二。
聚集优质消费资源。上海已经成为各大知名品牌新品首发的首选地,也是全国拥有最多“旗舰店”“首店”的城市。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35家上海“首店”落户,2019年上海至少还将力促500家品牌“首店”落地。
建设新型消费商圈。在2019上海购物节上,首批9个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发布,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新天地、徐家汇、静安寺等知名商圈。
推动消费融合创新。“三枪”与网易云推出联名内衣,“蜂花”推出金典香皂伴手礼,“老凤祥”推出迪士尼系列产品……近年来,上海引导推动了一批老字号的改革创新。目前,老凤祥、光明乳业等5家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元。
加强消费环境建设。2018年,上海市共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207279件,涉及商品和服务总额14.2亿元,其中,承办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29028件,平均满意度96.1%。健全的消费维权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除了已经抢先布局的上海,还有哪些城市有潜力冲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北京、广州为全国社零总额前3名,均超9000亿元,上海、北京更是突破1万亿元。重庆、武汉、成都、深圳、南京分别位列第4至第8位。
看社零增速。武汉、成都、青岛、济南等城市增速均超10%,增速较快。
社零消费只是城市消费实力的众多指标之一,国际化水平、城市旅游消费、民航旅客运输量、消费便利程度和服务性消费等,也都不可忽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消费力强的一线城市,像北上广深入围比较确定。此外,一些旅游城市,如青岛、厦门、西安、成都、南京等,能够带动消费,且国际交往较多,同样潜力巨大。
张建平指出,上海、北京、广州是中国一线城市消费的典型代表,也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同时,二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也很大,例如成都、重庆有非常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氛围,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这两个城市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有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集结号”已在全国吹响。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