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十年外商也想分杯羹
据美国零售媒体《连锁时代》报道,中国的“双11”购物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盛会之一,美国的零售行业应该拥抱中国的“双11”活动。报道指出,美国本土有大量了解“双11”的中国游客、学生和华人,也开始有更多的商家接入中国的移动支付。这意味着,美国本土有条件加入这一全世界的消费盛会。
2009年,中国电商平台将11月11日定义为“购物狂欢节”,进行打折促销活动。由此,每年的11月11日成为中国消费者的网购福利日。近几年,随着“双11”的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购物节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外商的关注。
“双11”购物节能够发展到如此规模,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和世界网络大国的身份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中,建构在网络技术之上的电商,更是在管理、物流、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双11”购物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外商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备战“双11”,以期在这场消费盛会中分得一杯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双11”购物节吸引外商的重要因素。当今的中国市场具有以下特质:规模大,这源于近14亿人口的需求;多层次,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不断升级,消费也在向多层次快速演进;多元化,很多个性化、小众化的产品销售也不错,为商户的多样化经营提供了巨大空间。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双11”购物节在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国际贸易中承担的角色也有了改变。以最近几年的销售规模看,“双11”购物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衡量国内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前景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双11”购物节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尤其是中国的进口贸易具有积极作用,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品牌。
10年来,“双11”购物节的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不过,正如经济运行有周期,购物节体现出来的大众消费热潮也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接下来,“双11”购物节的扩张速度会有一定调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电商经营能力的提升,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和精准性还会提升。“双11”作为不可替代的购物狂欢节,未来发展前景依然明朗。
为保证“双11”购物节的影响力与效益,电商平台与政府都应采取一定措施。电商平台要避免恶性竞争,不能完全依赖低价,更不能虚构原价,采取先涨价后降价的方式进行虚假促销。电商平台要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令消费者和商家信赖的平台,实现三方共赢。另外,电商平台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贡献者。政府要做好监督和服务工作,保障电商平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真正买到安全可靠、货真价实的商品。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