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千年侗寨“生态密码”名扬神州

时间:2019-12-03 来源: 作者:

  2019年11月16日,广西三江县接受一个国家级荣誉牌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1.jpg

  2.jpg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柳州市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现辖15个乡镇,170个行政村(社区),人口40.6万人。近年来,以“千年侗寨,生态三江”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县,以“绿”治“侗”,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生态环境工作,促进生态建设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化。坚持生态利县,以“绿”增“利”,谋全县之需高效贯彻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以“两茶一木”、种稻养鱼为主导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三江茶、三江茶油、高山稻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面构筑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生态旅游体系,成功打造国家4A景区布央仙人山景区,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生态丽县,以“绿”添“美”,应全县之盼高质推进千年侗寨焕新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造绿色宜居侗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荣获“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广西生态示范县、广西卫生城市、广西森林县城等荣誉。

  三江侗族自治县坚持将生态建设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三江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实施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制定了《三江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纳入了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开展了“河长制”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

  3.jpg

  4.jpg

  努力促进生态建设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化,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国家生态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坚持“一块蓝图绘到底”,制定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8—2023年)》《三江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3)》,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

  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打造“山水”银行,激发“山水”活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全力打造以“两茶一木”(茶叶、茶油、竹木)、种稻养鱼为主导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其中,茶叶产业更是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强有力的支撑产业,“三江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江也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18.5万亩,仅布央村就有茶园面积3650亩,标准化茶叶加工厂3个、注册商标2个,全村茶叶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人均增收4405元;油茶林总面积61.7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5万亩。

  坚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做足“山水”文章,挖掘“山水”潜力,把生态环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构筑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生态旅游体系,使生态旅游带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

  5.jpg

  6.jpg

  2018年,根据三江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各项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1%,无重污染天气发生;境内梅林乡、三江水厂、丹洲镇三个断面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II类水质以上,达标率为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以上,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为二级标准以上,空气优良指数达到315天,最高达到13040个/cm3。

  同时,高度重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促进绿满八桂工程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78.8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84.1(优)。

  三江县坚持把提升宜居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实施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水上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对县城大侗寨的绿化美化工作,大力推进“绿满八桂”“绿满龙城”“城乡风貌改造”等造林绿化工程,县城所在地古宜镇森林覆盖率达81.9%,尽显“城在山水森林中,山水森林在城中”的独特景象,三江县城获得“广西森林县城”等荣誉,三江县城大侗寨景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三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