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效应激励各大景区争相打造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带来的喜与忧
网红观景平台吸引不少游人
冬季的望远山,清晨,红日喷薄而出;夜晚,星河璀璨流转。最近,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望远山位于广元市朝天区,紧挨曾家山鸳鸯池省级森林公园,每年有10余万人次游客前来。
在凉山,作为泸沽湖上唯一的观景桥,走婚桥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
在阿坝理县,利用海拔2600米以上已经废弃的部分荒坡荒地和闲置土地,建起了浮云牧场,吸引游客来看冬雪夏花、浮云游走。
这些观景平台为当地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定位为高半山高端度假区的浮云牧场,推出了西山营地、浮云度假酒店等产品,吸引游客来此观景,并参加ATV越野体验、古式羌绣课程等特色活动。自2016年8月开业到今年10月底,这里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看到了先行者的效益,很多地方开始跃跃欲试。
牛背山位于雅安荥经县及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在牛背山顶,游客可观日出、云海,远眺贡嘎山、峨眉山等。几年前,当地启动牛背山景区建设,其核心定位为打造亚洲最大的360全方位观景平台。项目将在2020年基本达到开园条件,预计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0万人次以上。
多而不滥
增加游客打卡欲提升体验感
游客众多,但浮云牧场依然有担忧。当地相关负责人坦言,浮云牧场位于高半山上,担心因暴雨而发生地灾。浮云牧场的担忧不是偶然。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的观景平台陆续发生意外,引发了不少人对观景平台安全的担忧。
对此,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吴春涛认为,四川很多山地冬天积雪,有安全隐患,因此修建观景平台,一定要注意海拔高度,尤其是要加强安全管理。
承载力也让一些景区感到困惑。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的瓦屋山四季皆景。这里,春可看杜鹃满山,夏可看飞瀑流泉,秋可赏漫山红叶,冬可睹南国冰雪。
2018年8月,闭山打造6年后的瓦屋山景区对游客开放。重新恢复开放的瓦屋山景区内,观景台由原来的1个增至6个。游客登上各个观景台,可多角度全方位欣赏美景。然而,由于接待能力有限,当地景区对游客进行了限流。
观景平台在建设运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吴春涛提醒,修建观景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需要大量投资,景区应考虑投入产出比。而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陈乾康看来,观景平台还可借景发展,即把别处的景观,如远方的森林、江河、雪山、星空都纳入眼中。今后要注意的是,平台建设要多而不滥,不同的平台要有不同的观景特色。
对于观景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指出,观景平台应当朝着塑造沉浸式体验的方向发展,提升游客体验感,要采取多种传播手段讲好故事,增加游客打卡欲,借助网络流量带动游客参观和商家入驻。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