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张常铁路黔江站:千年濯水

时间:2019-12-10 来源: 作者:

  

  重庆辖区内商贸古镇众多,濯水古镇就是其中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诗被认为是濯水名字的由来,濯水景区位于黔江区濯水镇,既有沧浪桥、精神文化地标天理良心等人文资源,又有水上天生三桥、1700米地下暗河等自然资源。

  虽已入冬,濯水古镇依旧游人如织。古镇建于阿蓬江边,一面临水,三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处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古镇老街由青石板铺就而成,长约千米,街道两旁的商号、民居、会馆、学堂均为木质结构,有沿江而建的吊脚楼,有幽静雅致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别有风韵。民居之间有画有精美壁画的封火墙,窗花是精美的木雕,磉墩上有精艺的石刻,走在街上,犹如置身于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时间仿佛一下子停止,尘封的记忆被缓缓展开,演绎着那些从前的、远方的故事。著名的景点有八贤堂、龚家抱厅、汪本善旧居等,土家族建筑与徽派建筑在此完美融合。

  发源于湖北恩施的阿蓬江从古镇边缓缓流过,这是黔江区土苗52万儿女的母亲河。在土家语中,“阿蓬”是雄奇秀美的意思,这条河也为古镇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行走至水师码头开阔处,仿佛还能听见号子声。

  走过不少地方,但这么壮美的廊桥还是第一次见。全长658米的濯水风雨廊桥号称“世界第一风雨廊桥”,横跨阿蓬江两岸,走上桥,才觉名不虚传,一桥分“濯河怀远”“唐钟长韵”“彩虹伏波”“蒲花飞龙”四部分,四段桥身各有特色,线条舒畅、古朴典雅。夜晚的廊桥又是另一番模样,从沧浪桥桥头到蒲花飞龙桥尾,连绵600余米的灯饰全部点亮,灯影婆娑中,高高低低的吊脚楼沿江分布,楼台飞檐翘角的轮廓清晰可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叶小舟随波荡漾,划出满船星辉。入夜的古镇褪去喧嚣,古镇人围聚在一起,或一杯茶,或一壶酒,闲话家常。

  沿蒲花河逆水而上,河水清如明镜,高山横江耸立,河流穿洞而过,天生桥高达100米,有独一无二的“三桥两洞”。沿栈道直上便抵达赤穴洞,洞内数以万计的石笋、石花等景观遍布其中,向世人讲述着廪君神与盐水女神美丽的传说。

  古镇街道中段立着一块1米多高、半米多宽的石碑,石碑立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距今已有121年的历史,碑上刻着“天理良心”四个大字,是武陵山地区极为少见的“道德碑”,以警示经商、为人处世之道在于“天理良心”。石碑旁是公平买卖的情景雕塑,卖者将秤杆高高翘起,让买者过目,以示绝无缺斤短两,买者并不去看秤杆,体现了对卖家的信任。

  “成以勤,节以俭,看檐翘廊回,珍藏两字传家宝;立于信,行于诚,任客来商往,通用一篇致富经。”如今,“天理良心”这一诚信文化已成为濯水商家坚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濯水景区打造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供图濯水古镇景区)

  Tips

  地址: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

  景点:芭拉胡景区、小南海、土家十三寨

  美食:黔江鸡杂、蓬江牛肉脯、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