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清新八闽 共享多彩“全福”

时间:2019-12-18 来源: 作者:

  随着“南三龙”铁路于2018年正式开通运行,福建全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福建省委、省政府择机做出全力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的重大部署,着力提升“清新福建”品牌品质,深化福建特色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福建文化和旅游影响力。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意营销。特别是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拍摄制作了福建28家景区的“全福游 有全福”系列短视频,同时生成二维码,创意推出“福建文旅地图”宣传折页,向境内外推介福建文旅资源,开启了便捷愉悦的“福气之旅”,吸引更多游客来闽“全福游”。

  将乐玉华洞景区

  玉华洞位于三明市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全洞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洞内小径盘曲,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等180多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

  闽江源生态旅游区

  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东南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5%,是福建“母亲河”千里闽江正源头。当年徐霞客沿武夷山脉云游到此,看到如此美丽的胜景,脱口吟出:“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如今,游客可以在于福建境内海拔最高的小木屋内入住,清晨可赏日出观云海;乘坐福建最长高山缆车,翻越四座大山感万峰竞翠之美;漫步枯叶满地、长满青苔的林间小径,邂逅充满负氧离子的雌雄双瀑区;行走于八闽最高峰的“腰带”之上,体验凌空飞舞之境……投身闽江源生态旅游区怀抱,感受奇幻清新之旅。

  和平古镇旅游景区

  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明清时代中原地区屡见的豪华民宅如今依然存留了近200栋,这就是位于闽西北邵武和平古镇。它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这里随处可见宗族祠堂和家庙。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岐山公祠、赵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当地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从开科取士以来,和平镇共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之誉,这与和平书院密切相关。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书院讲学。

  包酒文化博览园

  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坐落在“美丽的中国丹桂之乡”福建省浦城县境内。整个博览园采用的是徽派建筑,苏州园林式风格建造,内含中国酒文化、浦城文化,小密包酒传统工业酿造技艺。整个博览园由源远流长、千年传承、香飘万里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源远流长是通过历史的追溯来表达包酒韵味深长的记忆文化;千年传承则表现为薪火相传的包酒酿造技艺在浦城传播的文化积淀;香飘万里道出浓香四溢的酒香,博览园集生产、观光、住宿、餐饮、文化、购物等为一体,游客在这里可以观看到最原始的酿造工艺,品尝到美酒,还可以把伴手礼带回家。

  石牌洋景区

  只有两片像船帆一样的东西立在海中央,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这一奇特和壮观的景象颇具震撼力,值得去瞧瞧。说到半洋石帆,平潭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牌洋”。这两根巨大的海蚀柱如同传说中的东海龙王的“神器”——金箍棒从海底顶出海面,有种直插云宵的气势,屹立在苏澳镇的看澳村海面上,这两根天然海蚀柱,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两个石柱的底部形似“印章”盖在礁石上。赶紧来造访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吧!

  平潭坛南湾—海坛古城旅游区

  坛南湾—海坛古城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境内,总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由坛南湾、海坛古城、将军山三个景区组成,旅游资源类型多元,既有滨海沙滩,也有俊秀的山岳景观和特色的文化古城,具有“原生态无污染”“白金海岸”“特色文化古城”“多元融合”等四大特色,是集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一体、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庆活动一体、旅游休闲观赏与体验一体的旅游区。其中,海坛古城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通过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实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情景再现,打造梦幻与现代紧密融合的海洋主题幸福城堡亲子乐园。

  福建文旅地图30个短视频二维码,欢迎关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