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南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100%覆盖
26日上午,记者从南昌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昌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铺开,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学文介绍,目前全市纳入节能管理的公共机构数量总计1774家,涉及垃圾产生人数949850人,占全市人口数的17.38%。据测算,全市公共机构每日产生垃圾982吨,其中厨余垃圾45吨,可回收垃圾208吨,其他垃圾729吨。
近年来,南昌市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展示、知识业务培训、每天一课知识普及、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着力打造垃圾分类的先行区和示范引领区,带动全社会形成垃圾科学分类、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按照分类标准,市管局在市行政中心室外和各大楼公共区域内放置了407个垃圾分类回收箱,在食堂放置了50个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实现了市行政中心公共区域分类设施全覆盖。全市公共机构共安装回收机62台,已回收纸张、塑料等25万余公斤,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取得明显效果。
各县区、各单位加大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投入,南昌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卢学文说。据悉,南昌市日前印发了《2019年度南昌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案》,对南昌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与投放收运标准进行了明确。按照计划,到2019年底,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取得实际性进展,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干部职工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0%。2020年底实现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5%。
南昌市拟新建餐厨垃圾处理厂
垃圾中转、收运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重要的一环。目前,南昌市已初步建立了分类垃圾收集、分类垃圾转运、分类垃圾处理体系。全市布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10.9万只,1079个小区完成了四分类投放设施建设,覆盖居民人口约120.3万,居民分类覆盖率达70.4%。启动了21个以街道为单位的分类示范片区进行整体打造,分类收集转运车实行专车运营,配备四种类别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车辆共计1335辆。
此外,南昌市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麦园垃圾焚烧发电厂日焚烧2400吨项目,其中一条生产线已于2019年9月底点火,预计2020年3月份3条生产线将全部点火,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南昌市还拟新建一座日转运900吨的大型垃圾转运站及大件家具破碎中心,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有害垃圾处理厂方案正在认证,原有的20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计划扩建至300吨。即将启动新建一座3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泉岭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也将于2021年底建成。
● 相关新闻
江西省首个大件垃圾破碎处理中心试运行
26日,东湖区大件垃圾破碎处理中心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进行了首次试运行。这是江西省首个大件垃圾破碎处理中心,预计将于11月底调试之后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量达20吨,每小时吃掉25张床垫的大件垃圾破碎处理中心的诞生,标志着我市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再提升,突破了大件垃圾无人愿收无车能运无处处理的三无难题。
大件垃圾主要指废弃家具、旧电器等物品。过去,垃圾箱的无法盛放,垃圾车的装运困难,导致了大件垃圾经常被随处扔在楼道、小区角落、街边甚至河里。
为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东湖区在洪都北大道文教路口着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的筹建工作。记者了解到,该破碎中心厂房占地500平方米,其中设备占地230平方米,主体由传送系统、破碎系统、磁选系统三部分构成,全部由电脑控制,全程有视频监控。大件垃圾将根据材料不同放置在不同的传送带上,首先由切割装置破碎轴上的钢制刀片咬合破碎,再通过磁选系统将铁质部件吸附选出,期间还有专人负责查看剥除不可利用部分。筛选后的可燃物、钢铁、不可利用物将分别用于焚烧发电、回收利用、无害处理,让整个大件垃圾化整为零物尽其用。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