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瑞:喜庆、祥和与美好憧憬——澳门重访记
时间:2019-12-28
来源:
作者:
11月初,应澳门思路智库之邀,我在“澳门思路讲座”上做了一次以《新中国70年旅游发展的政策沿革》为题的演讲。活动结束之后,我安心在澳门闲游了几天。此前因学术交流等活动曾多次到过澳门,并对那里的著名景区和旅游资源做过一些实地考察,但很少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逛这座小城,这次算是补课了。无目的、无陪伴,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在闹市区外走了一些地方,的确有了不少新感受。 对于北方人而言,11月初已进入冬季,虽说还有些晚秋红黄暖色的余晖,但也有了不小的寒意。对澳门当地人来说,11月份的气温降到摄氏18度以下,也算是相当“冻”了。然而,无论你走到哪里,总觉得温暖舒适,气氛更显得喜庆祥和。 在澳门的公共活动区域,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条幅、标语依然悬挂,国旗高高飘扬,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标语、彩旗、标识和装点更是鲜艳抢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商店和餐馆,以国庆和回归名义开展活动的宣传品和营销活动广告也处处可见,而这些又多以大红为主色,伴之多色烘托。当然,更多的20周年回归庆典都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这一切又都与新年和春节的年度节庆活动连接在一起。对澳门民众来说,2019年的确是个非凡的喜庆之年,欢乐之年。 走在澳门半岛著名景点,不同肤色的游客显得特别多,当然内地游客尤其多,在导游小旗引导下的团队更加显眼。不仅澳门标志性的大三巴景区人头攒动,多个购物街的游客也是摩肩接踵。此外,徜徉在斜街小巷的散客也显得多了起来,似乎更加关注葡风的魅力和中西文化融合的多彩。 人们慢悠悠地行走在并不宽绰的小巷里,不时用手机拍下小巷的别致风采;或走累了在一家只有几套桌椅的咖啡店品上一杯,忍不住再加上一个刚刚出炉的金黄色蛋挞;或在味蕾的引导下,步入一个小小的餐馆,点上一份简单、新鲜但未必熟悉的菜肴,果腹解馋……这一切又和景区、广场和商业街的喧闹大相径庭,可谓忙闲相异,相得益彰。人们在这里,似乎忘却了澳门闹市人流与车流的紧张和局促,确实是别有一番安逸轻松。 20年前,我第一次到澳门时,与其说心存神秘感,倒不如说是冒险感,满脑袋充斥着从电影和杂书上获得的有关赌场疯狂与黑社会恶毒的场景,总是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后来去的次数多了,心境逐渐平静,进而慢慢地对澳门人增加了更多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回归使澳门人对内地人更多了一种亲近感,20年后,这一点感觉更深了,很多场景让人难忘。这一次,我想到疯堂斜街的婆仔屋看一看,因为“疯堂”与“婆仔”的名字很特别。然而在我手中的地图上怎么也找不到它确切位置,我正站在塔石广场一角思索之时,没注意有一位老者悄然凑了过来,笑眯眯地用当地普通话问我要去哪里,显然他看得出我是内地人,且正在迷茫盼顾。当他知道我的麻烦时,没有立刻给我指出方向,反而示意我跟他走。边走边和我聊了起来,当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后,更显得有些激动,告诉我北京好漂亮,他已经去过一次,还想再去,眉宇间透露出一种由衷的期盼,一直领我到可以看到那条斜街的时候才告别离去。尔后,我脑海里经常出现那位老者的满脸笑容。 澳门的名声很大,但澳门人的空间很小;澳门很富裕,但澳门人很淡定;澳门的历史传奇又复杂,但澳门人比我们想象得要简单和朴实。回归20年来,澳门显然与祖国更加亲密了,澳门人有了切实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于是,回归20年后,让我才更加理解了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澳门》诗句的寓意,也才逐渐明白,一首简单朴实的童声独唱《七子之歌》,如何深切地道出了澳门人的心声,其情其意为何感人至深。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在澳门街巷漫步,让我感受到了今天澳门人的情怀与自信,也更加理解了澳门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值此“双庆”之年,为祖国和澳门的未来送上美好的祝福。
上一篇:刘德谦:中国旅游70年:行为、决策与学科发展(五) 刘德谦:中国旅游70年:行为、决策与...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