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喜画”

时间:2020-02-11 来源: 作者:

  年画是新年的眼睛,被称为“喜画”,饱满,祥和,流光溢彩,洋溢着华丽的气息,让年充满了喜庆味儿和人情味儿。

  在老家,进入腊月,年味就开始滋生蔓延。此时的集市被装扮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幅幅年画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买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正室、卧室、门上以及灶前张贴年画。简陋的居室因为有了鲜亮的年画点缀,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悬挂、张贴年画也成了辞旧迎新的分界线,是欢乐祥和的里程碑,纵然家里拮据,也一定要买几张年画,买了、贴了,家才是家,年才是年。

  年画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几乎每幅年画都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成为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如《和合二仙》《老鼠娶亲》《钟馗捉鬼》《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等。虽然题材不同,但每幅年画都花花绿绿的,特别好看,桃红、大红、天蓝、葡萄紫、柠檬黄、天青、水绿等色在一张纸上汇聚,耀人眼目。

  年画的花样再怎么多,一对门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门神可驱邪迎祥,护佑全家平安。除去神荼、郁垒的门神形象,还有秦叔宝、尉迟恭等武将形象的门神。此外,还有寓意吉祥的《连年有余》,画面中心一个白胖的小子,穿着大红肚兜,胸前佩戴如意长命锁,手持莲花,抱着一条大红鲤鱼,一副欢笑可爱的样子,象征着人丁兴旺、丰盛有余。

  买年画买的主要是心情,贴年画却能贴出过年的气氛来。贴年画前,父亲总要将屋里屋外仔仔细细打扫一番,我端着一小盆糨糊跟在父亲屁股后头。父亲的样子很虔诚,好像不是在贴年画,而是在把自己的希望全部贴在那一扇扇不大不小的门上。贴过年画的屋子,顿时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拥挤狭窄的小院里,年的味道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老家在贴春联、年画的同时还要贴五福,这是一种用彩纸镂空,里面用刀刻出好看花纹和祝福文字的长方形纸制品。五福多贴在春联横幅的下面,迎风飘动,煞是好看。年画、五福、春联贴好了,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儿时春节常常大雪纷飞,在瑞雪的映照下,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就在花花绿绿的年画的烘托下燃烧起来,暖遍了每个人的心房。

  我家贴的年画多为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其构图丰富,色调艳丽,充满江南独有的精致与秀美。后来,我来到桃花坞,才知其工艺之精美,让人感叹。桃花坞年画是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一幅画要套四五次甚至十几次色,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看着那些纯手工的精细制作,我深谙了年画或者说是民间木刻艺术的精妙绝伦。

  一张张年画如一缕缕春风,使平淡的日子一下子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样子,也给辛苦奔波一年的人无限希冀。很少有人计较年画的内容细节,在意的是它带来的新气象、新色彩,夸张也好,渲染也罢,反正使每家每户都热气腾腾,喜气洋洋。因为有了年画,即便春节过去了很长时间,喜庆的气氛和快乐的心情仍会长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