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虽然疫情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这段时间,通过微信沟通、视频洽谈等线上方式,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进展。”看到实时更新的投资数据,清镇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丹稍微松了口气。
为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清镇对全市186个企业和120个建筑工地实行了干部包保,建立“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等服务机制。目前,清镇已有10个重大项目、102家规上企业、447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复工复产。
为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贵州2月3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有序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必须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早在十几天前,贵州便撤除了城市、城乡交通检疫点卡点1976个;截至2月21日,贵州所有20个高速公路省界、63个国省干线公路省界卡点、疫情防控卡点已全部撤除,并恢复省际班车客运运营。
截至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都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涉及省内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医疗卫生以及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
四川——
政策“组合拳”助推复工开工
3月2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采取网络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胡玉清介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四川按照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原则,打出“组合拳”,扎实推进重点项目的复工开工。
四川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分类有序推进全省重点项目复工开工7条、缓解中小企业困难13条等措施,印发了《对参与疫情防控相关中小企业实施临时电费补贴的通知》《实施灵活水电气价格措施支持有关用户抗击疫情影响和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过在线平台实行“不见面”网上审批、“政务专递”送达,已在线办理项目3112个,其中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口罩生产线、公共卫生能力提升项目等142个,会同农发行、农行、中行等金融机构出台了加强金融服务支持重点项目复工开工的措施。
截至3月1日,在四川省重点项目的484个续建项目和84个已开工新项目中,已复工或部分复工527个,复工率达92.8%。其中,天府国际机场、成自宜高铁、绵九高速等188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复工,复工率达87.9%;紫光成都集成电路基地、成都京东方第六代生产线、中国锂钾综合开发等271个产业及创新平台项目已复工,复工率达97.1%;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成都大运会体育中心及大运村、省妇女儿童中心等35个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已复工,复工率达85.4%;成都东安湖改造、乐山三江流域生态涵养、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33个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已复工,复工率达97.1%。
安徽——
对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实行清单管理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2月29日,安徽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超过1.7万家,复工率达98.1%,达到往年同期水平。复工人数181.9万人,占上年同期员工数的七成,并在稳步提升中。
为保障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安徽省持续扩大防护物资供应。据安徽省经信厅总工程师徐文章介绍,截至2月29日,安徽全省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达4.33万件,较1月28日增长34.8倍;医用口罩日产能14.1万只,增长4倍;非医用口罩日产能500万只,增长4倍。自1月28日以来,已累计生产医用防护服49.9万件、医用口罩345.7万只。
此外,为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安徽实行清单管理。全面梳理各类重点项目,及时排出新开工项目“3个月滚动计划”,“一项一策”制订在建项目复工、新项目开工推进计划。2月份,安徽全省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51个,总投资1253.8亿元。同时,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防疫期间实行投资项目线上办理,网上接件、网上审批。2月份以来,安徽在线平台共办理网上投资项目审批914个,投资额达1514.5亿元。在交通运输方面,建立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部门联动机制,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和“三不一优先”政策,对货运车辆一律不得以无通行证件等理由限行或劝返。通过“点对点”包车、联程运输等方式,做好农民工返岗包车服务。